为抓紧抓牢就业帮扶工作,近年来,重庆市开州区满月镇甘泉村因地制宜创建“车间+企业”“车间+互联网”“车间+产业”模式,打造就业帮扶车间,带动群众在家门口就业,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致富路,铺就乡村振兴“快车道”。
日前,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电子与物联网学院组建了重电“小手炉”2022职业振兴与技能科普宣讲团,探访重庆市开州区满月镇甘泉村。
据悉,目前满月镇共有就业帮扶车间2个,其中一个就在甘泉村,吸纳就业人员11人,其中脱贫户4人。2022年计划新认定就业帮扶车间1个,预计可再吸纳就业人员30多人。
创建“车间+企业”模式,实现就近就地就业
甘泉村就业帮扶车间企业为纯净水桶装水水厂,重庆市开州区九重岩山泉水厂2019年10月开始建厂,2020年8月建成投产。水源源(山泉水)原水箱来自开州区满月镇甘泉村境内“九重岩”,水中含有硒、锶等丰富的矿物质。
水厂充分利用镇村闲置土地、房屋、仓库等,重点引入小型电子产品配件加工类企业,培育为就业帮扶车间,优先为年龄偏大,居家妇女,农村富余劳动力等人群提供就地就业平台,帮助他们在家门口就业。
创建“车间+互联网”模式,实现“零接触”完成订单
据水厂相关负责人介绍,积极打造灵活就业平台,桶装水可通过互联网线上销售,打造“车间+互联网”模式,帮助人们增收致富。如今桶装水水厂已为万州三所学校提供用水保障月水务。而在这几年中,桶装水水厂也会持续与企业签订协议,助力水厂增收,为附近村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并且鼓励外出创业人士,带资金、带技术返乡创办公司、生产车间,带动农村劳动力特别是脱贫家庭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
甘泉村驻村第一书记向队员们讲解甘泉村后期发展规划。
创建“车间+产业”模式,实现产业推动就业
甘泉村村干部表示,接下来,甘泉村计划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培育特色产业,认定就业帮扶车间,带动就业增收,推动产业帮扶与就业帮扶深度融合。并打算坚持以发展特色产业为支撑点,以村级合作社为依托,积极扶持种养大户、致富能手发展合作社、生产基地和家庭农场,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合作“共赢”模式,统一向脱贫户提供种苗、肥料、生产基地和技术指导,解决原料供应、产品销售等问题,带动广大农户尤其是脱贫户“抱团”致富。
在重庆市开州区九重岩山泉水厂投入使用后,在后期满月镇甘泉村的规划中会让车间模式多样化,围绕“种养贸游工”,大力引进扶持种植车间、养殖车间、旅游车间、贸易车间等多元化发展,将车间链条延伸到电商、物流、涉农服务等行业,让车间岗位延伸到农业及生活性服务业,让群众多渠道灵活就业,让群众不仅有务工收入,还能通过参与车间经营、土地入股等形式享受分红、租金、集体经济收入等,不断拓宽延伸岗位收入。做足“拓岗、稳岗、活岗”文章,助推就业帮扶车间发展,安置群众就地就近就业。(李创 聂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