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秦皇岛山海关区人社局邀请专业面点老师来到安民寨村,利用农闲时间,为村里的妇女举办了西式面点制作培训班。
图为安民寨村村民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西式面点制作。
赵艳娟是土生土长的安民寨村人,从小就对做面点有兴趣,这次在家门口举办的面点培训班让她受益匪浅,赵艳娟坦言:“这样的机会实在太难得了。”像赵艳娟这样有类似想法的人不在少数,许多村民都希望能借这样的机会学到一技之长。这次培训班除了有专业老师指导,培训合格的学员还会拿到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据了解,今年以来,山海关区人社局探索基层需求为导向的培训机制,完善线上培训平台,丰富线下培训项目,着力提高重点群体就业能力。针对残疾人就业困难群体开办网络直播销售员培训班;针对妇女开办了育婴员、面点、养老护理、保健按摩等家政服务类培训课程;针对企业在职职工开办了电焊班、铣工班、电工、金属热处理培训班。截至目前,山海关区人社局投入专账资金500万元,组织开办各类线下技能提升培训班97期,区内群众4636人报名参加了培训,在提高群众劳动技能的同时,也为群众提升就业能力提供了基础保障。
今年以来,受疫情的持续影响,企业用工成为了制约企业发展的首要问题。
图为中铁山桥集团生产车间内老员工正在指导新员工学习岗位技能。
中铁山桥集团是一家百年老厂,拥有3000多名产业工人,如何快速开展技能提升,让新员工尽快投入工作,成为了中铁山桥集团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巩晓光最头疼的事。“以工代训”的扶持政策让企业有了底气。巩晓光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年我们企业都会拿出60来万用于员工培训,像焊工的培训成本是最高的,尤其是我们企业,对焊工的要求比较高,同时焊工的试件及材料消耗成本也很高。今年,区人社局通过以工代训政策为我们企业提供了20万元的经费,相当于帮助我们企业承担了将近一半的培训成本,企业内部再进行培训就有底气了,后顾之忧少了,培训的热情高了,企业的竞争力也高了。”
截至目前,山海关区人社局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困难导致停工停业的中小微企业及辖区内有进出口外贸实绩的企业职工开展以工代训,已受理在包括中铁山桥集团、新铁德奥道岔有限公司、正大食品(秦皇岛)有限公司在内的27家企业以工代训补贴申请,涉及企业职工3500人次,已拨付80万元。(陈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