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县巴音阿门村培训增技能 服务更多元

2021.05.26

初夏,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县巴音阿门景区迎来了色彩斑斓的季节,高山草甸如画卷般平展铺开。曾经深居于此的牧民,摇身变成了民宿、牧家乐的经营好手。 

(精河县融媒体中心资料图)

5月10日一大早,巴音阿门村牧民银锁就开始忙碌起来。她开的牧家乐在巴音阿门景区内,主打牧区风情,纯天然、风味独特的牛羊肉深受各地游客的喜爱。“今天,我接了两桌预约,必须提前作好准备,保证客人来了菜就能下锅。”银锁笑呵呵地说,“现在游客越来越多,每天能接待300多人,我们的收入也越来越好。”

巴音阿门景区位于精河县以南38公里处,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夏季气候凉爽宜人,雨水丰沛,十分适合休闲度假旅游。

近年来,精河县加大巴音阿门景区服务配套设施建设,着力解决“三难一不畅”问题,建设通信基站、停车场、旅游厕所等旅游基础设施,并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牧民开办牧家乐。

看着景区发展越来越好,道路越来越通畅,巴音阿门村牧民看在眼里,乐在心里。一座座安居房代替了原来的土坯房,环境整治后还修缮了道路,建设了景观台。牧民开起了牧家乐,游客越来越多,绿水青山在这里变成了牧民口袋里的真金白银。

(精河县融媒体中心资料图)

“村子距离巴音阿门景区只有几公里,发展旅游产业的条件非常好。以前来景区的路不好走,村里房屋破旧,没有条件开牧家乐。这几年,靠着整村规划和精细管理,我们这个小山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巴音阿门村党支部书记图尔巴特说。

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旅游旺季,靠旅游“吃饭”的巴音阿门村牧民早已忙碌起来。大家积极参加村里组织的乡村旅游服务技能培训,培训内容紧扣当地乡村旅游发展趋势和实际情况,包含了乡村旅游服务礼仪、游客接待程序及规范、特色产业介绍、餐饮服务态度和烹饪基本技术等方面内容。

“以前,我对乡村旅游知识了解得很少。这次参加培训,我学到了乡村旅游食宿接待服务、礼仪等方面的知识,对今后的发展很有帮助。”村民吉·叶尔达说。

在考察了其他村民宿产业后,图尔巴特有了新想法,“我们要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文化底蕴和区位交通优势,盘活乡村闲置资源,发展民宿经济新业态,提供更多元化、更高标准的硬件和软件服务,带动村里的旅游产业发展。”

  • 旅游
  • 巴音
  • 阿门
  • 景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