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多元合作 培养技能人才——走进铁岭技师学院

2019.08.12
借着世赛的东风,近年来,铁岭技师学院在各级职业技能竞赛中都取得了突出成绩,多次在国家和省市举办的工业控制、电气装置、工业机器人和机电一体化等项目比赛中获奖。 谈到培养高技能人才、大赛获奖选手的秘诀,铁岭技师学院院长郭云虹说,世赛班功不可没。世赛班是铁岭技师学院开办于2015年10月、聚焦世赛工业控制项目的班级,具有鲜明的特色。 据介绍,世赛班学生选拔很严格:全校两个专业400余人接受专业测试、心理素质测试和英语测试,最终选择27人。课程安排特殊:世赛班将电气自动化和机械设计制造两个专业有机融合后进行授课,还开设外语课程,采用赛训结合的方式,为选手后续的世赛集训及参赛奠定了基础。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需求为核心,多年来,坐落于辽宁省铁岭市的铁岭技师学院集教育、培训、科研、生产、就业于一体,为社会输送了大量技能人才。

借世赛东风 创竞赛佳绩

提起铁岭技师学院,公众都会联想到近年来愈来愈热的世界技能大赛。世赛工业控制项目的中国集训基地就设在铁岭技师学院。中国第44届世赛选手袁强在该基地参加集训后,实现了中国在该项目中金牌零的突破。

借着世赛的东风,近年来,铁岭技师学院在各级职业技能竞赛中都取得了突出成绩,多次在国家和省市举办的工业控制、电气装置、工业机器人和机电一体化等项目比赛中获奖。

谈到培养高技能人才、大赛获奖选手的秘诀,铁岭技师学院院长郭云虹说,世赛班功不可没。世赛班是铁岭技师学院开办于2015年10月、聚焦世赛工业控制项目的班级,具有鲜明的特色。

据介绍,世赛班学生选拔很严格:全校两个专业400余人接受专业测试、心理素质测试和英语测试,最终选择27人。课程安排特殊:世赛班将电气自动化和机械设计制造两个专业有机融合后进行授课,还开设外语课程,采用赛训结合的方式,为选手后续的世赛集训及参赛奠定了基础。

“世赛班的建立,完善了学院世赛梯队选手建设,提高了选手的技能水平,也为学院在世赛后续的成果转化创造了有利条件。”郭云虹说。

在第44届世赛之后,铁岭技师学院及时开展世赛推广工作,用多种形式宣传世赛,宣传工匠精神。学院以世赛为标准,高标准建立了实训基地,引进先进设备,打造了一支素质高、技术过硬、吃苦耐劳的教师团队。在建设世赛基地的同时,学院还推动开展校企合作项目,与西门子、海尔、力神等多家知名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成为东北地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标杆。

如今,第45届世赛选手贺江涛正在基地紧张训练、蓄势待发,争取在第45届世赛中再创辉煌。

重国际交流 铸职教品牌

2018年6月25日,铁岭技师学院迎来了20名来自新加坡工艺教育局的学生。在10天的学习交流中,新加坡学生与学院的8名学生同吃同住,在沟通中开拓眼界,完成理论、技能方面的相互交流。自铁岭技师学院与新加坡工艺教育局开展开放办学以来,双方均派送数十名老师、学生交流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开展国际合作,对接地方产业,打造职教品牌”,是铁岭技师学院的办学宗旨。几年来,通过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学院先后与德国、新加坡等地的职业院校签订合作协议,开展合作交流项目。

铁岭技师学院依托全国集训基地,邀请芬兰、俄罗斯、加拿大等国电气控制方面的专家多次访问学院,进行学术技术指导。2017、2018两年,学院先后与法国专家签订工作合同,执行国家外专局“千人转高端”项目,大大提升了工业控制项目的科研水平。

为响应国家关于“着眼‘走出去’,实施‘丝绸之路’境外办学计划”,学院还积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探索开展多种形式的境外办学,计划合作成立职业培训中心,合作开发教育资源项目,准备开展多层次职业教育和培训,为东北地区培养急需的各类“一带一路”建设者。

确保就业稳 合作上台阶

毕业于铁岭技师学院电气工程系的方东跃,原本家庭经济困难依靠助学金,他进入铁岭技师学院就读,毕业后赴天津工作,每月工资达6000元。“有了这份工作,我可以补充家里的生活开销,父母不用再这么劳累了。”

“世上的工作,没有高低之分,在于你肯不肯用心去做。只要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去做,一定会成功。”在谈到技能扶贫时,郭云虹说,依托国家政策,立足实际铁岭技师学院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出身寒门的技能人才。他们有为世赛传道授业、挥洒汗水的教练、选。,手,也有像方东跃这样为企业奉献才智的骨干人才。

在人才的专业培养上,学院始终把实践能力放在第一位,按1:1以上的比例设置实践和理论课,实行一体化教学、分模块教学和项目化教学。

为保障学生毕业工作稳、去向稳,学院组织大型双选会、专场招聘会、“互联网+就业”智慧就业平台等系列就业创业活动,提供就业创业机会。

为加快发展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推进产业融合、校企合作,学院实行订单制培养,在省内外500多家企业建立了就业安置基地,以校企合作模式对接用人单位5000余家,达成合作意向2000余家。海尔班、力神班、新东方班、大众班......一个个企业冠名班,代表着学校培养、学生肯干、企业满意的三方共赢格局的形成。

近三年来,铁岭技师学院毕业生平均就业率98.5%以上,让“稳就业”不再是难题。在培养大国工匠的道路上,学院还将不断吸取先进的教学理念,为辽宁振兴、东北振兴输送技能人才。(赵泽众)

  • 技能人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