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脱贫有政策增收有门路

2019.06.19
地扶贫搬迁转移就业、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建设扶贫工厂吸纳就业……在第二届全国创业就业服务展示交流活动就业扶贫展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就业扶贫成果展示吸引了不少人驻足观看。 “自治区针对22个深度贫困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就业脱贫攻坚,计划在2018-2020年通过有组织的转移就业、建设扶贫工厂和城镇园区吸纳就业等途径,帮助10万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脱贫。”自治区人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

易地扶贫搬迁转移就业、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建设扶贫工厂吸纳就业……在第二届全国创业就业服务展示交流活动就业扶贫展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就业扶贫成果展示吸引了不少人驻足观看。

“自治区针对22个深度贫困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就业脱贫攻坚,计划在2018-2020年通过有组织的转移就业、建设扶贫工厂和城镇园区吸纳就业等途径,帮助10万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脱贫。”自治区人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

“我现在每个月能挣5000元,生活越来越好了!”布威再乃普·赛都拉原是喀什地区英吉沙县英也尔村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2018年7月,她通过人社部门的转移就业政策,从老家来到乌苏市。经过两个月的岗前技能培训,她进入乌苏新润和纺织有限责任公司,成为一名挡车操作工。

“我们为南疆转移就业人员量身定制就业计划,让他们能够在新的岗位上实现稳定增收。”乌苏市人社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南疆转移就业人员来到乌苏后,人社部门会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精准定岗,并为他们开展岗前技能培训和普通话培训;同时建立台账,以便提供跟踪就业服务。“我们还对来自南疆的转移就业人员的家属进行就业安置,并提供住房和生活必需品,让转移就业人员就业安心、后顾无忧。”该负责人说。

除了疆内转移就业,还有不少建档立卡贫困人员选择通过劳务协作外出务工。

“种一亩粮食一年能赚400元,养一只羊一年能赚500元,而一名劳务工一年至少可以创收25000元,相当于种50多亩地,或者养50只羊的收益!”今年36岁的麦麦图地·坎吉说。外出务工前,他是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托尔塔依农场三小队的农民。“一开始,我不愿意离开家乡。村干部给我算了这笔经济账,还为我讲解了相关政策,我才发现去广东东莞绿洲鞋业有限公司工作更划算!”

阿克陶县充分利用对口援疆平台优势,与江西、广东、福建等地的20余家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今年5月以来,该县帮助2369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到内地转移就业。

扶贫工厂也是自治区人社部门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在巴楚县,扶贫车间为易地扶贫搬迁贫困人员提供了稳定就业岗位。“巴楚县投入了160余万元,在易地扶贫搬迁点‘巴楚镇幸福园社区’建设了1000平方米的服饰生产车间,购置缝纫设备,安排贫困户就地就近就业,增收脱贫。”巴楚镇幸福园社区支部书记姑丽加玛丽·图尔逊介绍,目前,生产车间共安置236人稳定就业,其中贫困劳动力占一半以上。

  • 扶贫
  • 转移
  • 脱贫
  • 政策
  • 增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