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改变一群人的命运——依文集团董事长夏华创办中国手工坊纪实

2018.12.20

25年前, 她的创业, 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 15年前, 她的创业,是为了改变一群人的命运。

如今, 她拥有500余家门店,自己的品牌服装年销售额达数十亿元; 旗下品牌相继获得 “中国驰名商标” “中国服装品牌年度大奖”,集团获得 “全国纺织服装双百强企业” “高新技术企业”等多项荣誉。

她,就是依文集团董事长夏华。

依文:人、衣服、文化

1991年, 夏华从北京市一所高校毕业后留校任教。在带着学生做调研时,夏华发现,不少连名字都写不好的企业老板, 却能创造巨大的财富。她很受震动,决心大胆追逐自己的梦想。于是,在完成调研项目后,她递交了辞呈。 “我从小就喜欢服装,我一定要选择自己热爱的事情去做。”夏华说。

夏华深知自己是一个没有系统学习过设计、纺织或服装知识的 “外行”。于是,她到北京西单商场,在门口观察离开商场的顾客提着哪些服饰品牌的购物袋,然后她就去提袋率最高的品牌服装店做售货员。做了西装销售后,夏华发现当时国内的西装全部是灰黑蓝色,便劝厂家负责人做一些不同于流行趋势的西装,但她的建议并没有被采纳。于是,夏华找到北京毛纺厂,用自己的全部家当,以低价买下了积压的外销面料,做成彩色、格子图案的西装。她又找来国外的西装画报, 到照相馆放大制成海报,贴在商场的墙上进行宣传。 “当别人在做传统西装的时候,我已开始寻找突破口, 去做色彩和样式搭配了。”夏华说。

1994年, 夏华在北京市注册了“依文”商标,以 “人、衣服、文化”结合为理念,开始了品牌经营之路。她希望将依文打造成一个中高端男装品牌。夏华和她的团队用创意和真诚的服务俘获了越来越多男性消费者的心,进而拥有了稳定的客户群。 “依文之所以成功,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不断创新。”夏华说。

手工坊:背着娃、绣着花、养活家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 依文在国内服装市场上声名鹊起。 夏华便开始思考如何将中国服装品牌的美学态度传播给世界。 于是, 她带着设计师走进大山, 希望找到最美的传统手工艺, 将其与时尚相结合, 让世界看到中国的时尚。

“我在与大山里的绣娘讨论刺绣图案设计的时候,她们一脸茫然。她们只是把手艺当谋生的饭碗。”夏华说, “为了把手工艺传承下去,就必须让它产生经济价值, 帮绣娘们赚钱养家。” 于是, 夏华在2003年创建了依文·中国手工坊,在自己的服装品牌和大山里的绣娘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

夏华根据市场对刺绣产品的偏好, 对绣娘们进行培训。 “第一次培训定在上午9点, 可直到下午4点人都没到齐。”夏华说,绣娘们要花上大半天的时间走出寨子, 再从寨子走到培训地点。 “绣娘不动我们动。 我们调整了培训方式, 派一辆车载着培训老师穿梭于各个村寨。每到一个村寨, 组织起来几十个绣娘,就开始培训。”

15年来, 依文·中国手工坊的团队成员找到8000多名绣娘, 收录整理5000多种中国传统美学纹样,并建立中国手工艺者数据库和手工艺元素纹样数据库,以及30多座村寨博物馆、 上百个家庭式 “绣梦工坊”。 目前, 依文·中国手工坊有签约绣娘8000余人,70%的绣娘月收入能够达到1500元, 优秀绣娘月收入能达到万元以上。

“之前, 一名绣娘绣鞋垫得花上两三天。 现在, 她们一天能绣好几本笔记本的封皮, 每本挣80元钱。”夏华说, “企业家的价值在于用公益的心、 商业的手法走出创新的扶贫之路。 给钱扶贫是做公益,不能从根源上解决贫困问题。 商业激励能激发她们的脱贫动力, 让扶贫模式可传播、可持续。”

深山集市:是动机、是场景、是体验

为了让更多山里人摆脱贫困,去年年底,夏华决定依托依文·中国手工坊,打造深山集市。

深山集市是定期在城市大型购物中心和展销会搭建的中国传统手工艺和地方特色文化线下展示平台。它还原大山深处的集市氛围, 汇集中国各地传统纹样、 手工艺作品、地方特色小吃等原生态产品, 让都市消费者过一把 “赶集瘾”。

今年8月1日, 依文·中国手工坊的深山集市在北京侨福芳草地正式开集, 以蓝染和百褶裙为主视觉元素, 还原中国大山深处的赶集氛围, 为都市消费者打造体验式消费空间。 这场深山集市, 不仅为手艺人带来近百万元的订单, 也通过邀请消费者体验传统手工艺、 购买手工艺品, 引爆了一场现象级的新零售革命。

夏华告诉记者: “深山集市是一次动机, 也是一个场景, 更是一种体验。 动机是调动消费者, 把爱给大山深处的手艺人; 场景是把大山里的美 ‘搬运’ 到城市, 让消费者身在购物中心却仿佛置身山中,将消费行为升华为向中国手工艺的致敬; 体验是让消费者在手艺人的工作场景中与她们交流, 体会手工艺的美。 每一笔消费都是对手工艺传承者的支持, 而手艺人只有能靠手艺养活自己, 才有动力把手艺传承下去。”

夏华说: “城里人对山里人的生活了解很少。 我们靠商业模式,既让山里人知道城里人很喜欢他们的东西, 又让消费者在深山集市上增进对山里生活的体验, 让双方产生了关联与牵挂。” 夏华介绍, 下一步, 她计划在深山集市中打造一个密闭空间, 依托4D技术, 让消费者可以和山里的人互动, 建立更密切的联系。

“曾经, 我创业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 如今, 我所做的是为了帮助越来越多人摆脱贫困。 这份沉甸甸的责任,让我感到很自豪!”夏华说。(本报记者 白阳)


  • 夏华
  • 中国
  • 国手
  • 绣娘
  • 手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