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聚焦主阵地 拓展主渠道

2018.12.14
江西省聚焦深度贫困区域、 深度贫困群体, 全力打好就业扶贫攻坚战。 截至10月底, 推动实现贫困劳动力就业22.7万人。 突出深度贫困地区就业帮扶 江西省把深度贫困地区作为就业扶贫攻坚的主阵地, 从就业扶贫专项调查入手, 深入分析和查找深度贫困地区在政策设计、 工作体系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拓展深度贫困地区就业扶贫政策。该省向跨县、跨省就业的贫困劳动力, 发放一次性交通补贴300元、500元;上调深度贫困村建设的就业扶贫车间奖补标准。

今年以来, 江西省聚焦深度贫困区域、 深度贫困群体, 全力打好就业扶贫攻坚战。 截至10月底, 推动实现贫困劳动力就业22.7万人。

突出深度贫困地区就业帮扶

江西省把深度贫困地区作为就业扶贫攻坚的主阵地, 从就业扶贫专项调查入手, 深入分析和查找深度贫困地区在政策设计、 工作体系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拓展深度贫困地区就业扶贫政策。该省向跨县、跨省就业的贫困劳动力, 发放一次性交通补贴300元、500元;上调深度贫困村建设的就业扶贫车间奖补标准。

此外, 江西省通过就业信息系统对深度贫困村未脱贫劳动力的就业情况、 就业意愿、 培训意愿进行实名制动态管理, 实施深度贫困村就业扶贫专项行动。

引导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

江西省将贫困劳动力作为就业扶贫攻坚的难点, 拓展就业扶贫车间、 就业扶贫专岗主渠道, 积极引导就近就业。

该省扩大就业扶贫车间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奖补政策范围, 将享受条件从 “吸纳5名以上贫困劳动力” 扩大为 “吸纳1名以上贫困劳动力”。深度贫困村就业扶贫车间奖补标准从每人每年1000元提高到2000元。

同时, 江西省通过精准脱贫大数据管理平台及时监测掌握全省就业扶贫车间及吸纳贫困劳动力的变动情况, 对就业扶贫车间关停导致失业的贫困劳动力, 及时引导他们到其他就业扶贫车间就业或实施就业扶贫专岗安置, 提供切实有效的就业帮扶。

强化就业扶贫组织保障

江西省形成了人社牵头, 扶贫、财政等多部门协作的就业扶贫工作推进机制, 通过持续优化评估督查这一主抓手, 引导各地提升就业扶贫工作成效。

2017年, 江西省将就业扶贫技能培训率、 公益性岗位就业率、 扶贫车间建设率三项指标纳入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指标体系。 今年,该省将三项指标归并调整为 “贫困家庭就业率” 一项考核指标, 并将人社部门对各地就业扶贫的过程性考核纳入评估。

此外, 该省建立由人社部门相关业务处室组成、 驻人社厅纪检监察组参加的联合督查机制, 将就业扶贫工作督查和作风督查同步实施、同步推进。

  • 扶贫
  • 贫困
  • 深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