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大水坑镇贫困户贺雄而言,这两年不同寻常。去年一家人从30公里外的王新庄村搬到镇上的安置房,今年他又在新建的石膏厂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贺雄一家脱了贫,日子大变样。
“以前在村里住的是窑洞。村里工作不好找,孩子上学也是大问题。作为无安全住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去年底我们一家人拎包搬进镇上的楼房。现在我上班几分钟就到,孩子今年上初中,学校不仅离家近,还有营养早午餐。”贺雄说,“尽管人搬到了镇上,村里的地照旧种,心里很踏实!”
大水坑镇党委副书记李建荣说,易地搬迁项目涉及8个行政村建档立卡贫困户71户226人,其中以前住窑洞的就有48户。闲置宿舍改造总共花费657万元,每户住房面积从65平方米到84平方米不等,花小钱办了大事。
安居之后还需乐业。易地扶贫搬迁移民与生态移民不同,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土地保留,农忙种地、农闲外出打工成为大多数人的优先选项。此外,大水坑镇还通过公益性岗位优先雇佣、引入企业提供就业岗位、对年轻劳动力进行培训等措施,助推易地扶贫搬迁移民搬得出来、稳得住、有产业。如贺雄所在的石膏厂,投产以来便成为大水坑镇的招工大户,解决了340人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6人。
李建荣说,盐池县是宁夏首个脱贫“摘帽”的贫困县,大水坑镇未脱贫户剩51户116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52%。现在该县正在全力打造以石油为主题的特色小镇,不仅要让群众远离贫困,还要让他们过上好日子。(许晋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