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长宁区打开围墙 打通壁垒 社区养老更惠民

2018.10.11

每到饭点,位于上海市长宁区愚园路1088弄的金福第二养老院都会打开大门,周边老人来到这里,不出社区就能在养老院的食堂里吃上可口的饭菜。这是上海市长宁区社会养老机构资源辐射到社区的有益探索。

如何把社会机构引入居家与社区养老,长宁区摸索出三种方式:

一是把老人“请进来”,社会养老机构不再设“围墙”,现有设施对社区老人开放。长宁区鼓励养老机构开展日间照料、护理、助餐、助浴、助医等社区延伸服务,既解决老人日间基本生活问题,也能利用机构设施资源丰富精神生活。

二是让护理人员“走出去”,打通养老护理壁垒,让居家老人享受专业护理。当前,全职居家养老护理员十分紧缺,而子女、保姆的医疗护理质量难以保证,对此,长宁区鼓励民办护理站多元化发展,让专业护理人员开展居家护理,缓解人手紧缺、传播护理知识。

三是社区养老“谋合作”,利用物业资源发展社区养老。长宁区鼓励物业利用闲置空间资源和熟悉社区居民的优势,建设社会化社区养老机构。补贴激励的同时,鼓励物业利用养老平台做生活服务平台,在养老之外拓展增值服务。(陆文军 王默玲)

  • 社区养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