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赛场,他们依然是主角——四川省退役运动员就业创业侧记

2018.08.20
8月8日,四川省在省体育职业学院举办了首届退役运动员专场招聘会。本次招聘会共组织全省各地60余家企事业单位参加,提供体育专业相关职位113个,需要退役运动员308人,来自省内各大运动技术学院的191名退役运动员进场应聘,96人现场达成就业意向。


四川省首届退役运动员专场招聘会现场

四川省首届退役运动员专场招聘会现场

近年来,四川省竞技体育走在全国前列,不断涌现出的竞技体育人才为体育产业及四川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退役运动员是宝贵的人才资源。在新经济条件下,以市场为导向,转变观念,不等不靠,主动积极就业创业,成为当下退役运动员人生新航标。

从目前体育人才市场来看,一方面退役运动员技能单一、缺乏社会经验,转型求职较难;另一方面,部分学校、企业等用人单位急需体育专业人才。对接二者需求,需要一个精准、有效的服务平台。

春风化雨助力转型就业

8月8日,四川省在省体育职业学院举办了首届退役运动员专场招聘会。本次招聘会共组织全省各地60余家企事业单位参加,提供体育专业相关职位113个,需要退役运动员308人,来自省内各大运动技术学院的191名退役运动员进场应聘,96人现场达成就业意向。

“找份心仪的教练工作是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在巴中市巴州区教育科技体育局招聘点,巴中籍举重退役运动员张海林向用人单位投递了自己的简历。

“这场招聘会真是供需双方的及时雨。我们将在推动退役运动员面向市场就业方面,加大投入,紧扣职业辅导、转换期培训、创业帮扶等方面狠抓落实。”四川省体育局人事处负责人说。

据了解,截至目前,四川省体育局系统退役待安置运动员共272名,其中处于职业转换过渡期的共113名。参加8月8日招聘会的退役运动员,涉及武术、游泳、跳水、排球等20余个竞技项目。

四川为畅通招聘渠道采取两种方式助力退役运动员就业。一方面开展网上招聘。省人才交流中心会同省内各训练单位,前期已做了全面摸排、收集、整理退役运动员的专业特长、个人比赛成绩和荣誉、求职意愿等工作,将相关信息在网站专栏发布,让用人单位及时了解。同时,将招聘会信息最大限度向省内外各类用人单位宣传,并将收集、报送的用人单位简介、招聘岗位、招聘人数、薪酬待遇等信息上传至网站专栏,供退役运动员选择。另一方面组织现场招聘。挑选部分招聘人数较多、薪酬待遇较好的用人单位参加现场招聘,让退役运动员和用人单位面对面、一对一沟通,双向直接选择。同时,开展训练单位开放日活动和创业指导讲座,让社会更加全面地了解运动员的训练和生活,更加直观地了解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供需双方都需要一个相对集中、统一的体育人才信息服务平台。我们联合省级有关部门举办此次专场招聘会,就是为了更好解决退役运动员就业难和用人单位招人难这一结构性矛盾。同时,也让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更好地了解我省已出台的相关政策。”四川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省人社厅和体育局正在完善扶持退役运动员就业创业的新政策。”

学习新技能踏上新征程

虽已退役,但离开赛场,他们依然是主角。他们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演绎着体育人转岗再就业的蝶变故事。

———唐婷。“离开运动队小圈子,当面临角色的转换,跨进社会大舞台时才真正意识到,除了打垒球自己什么都不会,缺乏必要的社会生存技能。”退役后的垒球女运动员唐婷陷入无奈的沉思。

突然有一天,唐婷接到体育局打来的电话,让她去参加教练员国家职业资格培训。在别人建议下,她考取了国际四大认证之一的美国运动委员会(ACE)相关认证,随后找到了相关工作。一入行她才发现,大众体育健身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在垒球场上动如脱兔的她,教起会员来,连手都不知道往哪儿放。但不服输的倔劲儿,使她不断摸索,很快掌握了教学技巧,工作开始变得越来越得心应手。

“健身教练这份工作,让我在退役之后重新找回失落的自己。现在我的每一天都很开心,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并且充满挑战。”唐婷自信地说。

———李元亨。“新苗杯”单打第一,全国“华为杯”青少年比赛双打第一,全国青年锦标赛团体冠军,后调入国家乒乓球队。小小少年李元亨的光环是望子成龙的家长梦寐以求的。

2015年退役后,西华大学向他敞开了大门。取得双学位后,他选择了跨行就业于泸州市商业银行。

面对新岗位,一切要从零开始。李元亨每天下班苦练点钞、翻打传票等基本技能,并用两年多的时间分别考取了会计从业资格证、银行从业资格证和基金从业资格证。更可喜的是,去年他还代表银行获得“第八届四川银行业小微企业客户经理技能竞赛总决赛”冠军。

“我扛起了我自己,我们需要诗和远方,需要勇敢地择业转岗!”帅气阳光的李元亨对退役运动员伙伴们真诚地说。

———邓韡。“我是本次航班机长,如果需要任何帮助,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周到服务。”在飞往深圳途中,邓韡用温馨的话语与乘客交流。他曾经是四川省游泳队一名专业运动员,2005年参与第一批退役运动员自主择业,现已成为深圳航空公司四川分公司的一名机长。从运动员到飞行员,从碧波泳池到万米高空,他完成了人生的精彩飞跃。

2008年5月,邓韡通过招聘进入深圳航空公司,并顺利通过了澳大利亚STATA航校面试。在澳大利亚,当他第一次驾着飞机冲上云霄时,就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一定要完成考核,成为一名飞行员。他以运动员那股不服输的精神和毅力克服了诸多困难,最终成了一名驰骋蓝天的民航飞行员。

“我认为每一名专业运动员都应该自信,敢于迎接新的职业挑战。”回顾自己职业转型之路,邓韡说。

———赵晓俐。“为自己出征!”退役运动员、亚运会冠军赵晓俐铿锵地为自己壮行。

从球类运动到皮划艇项目,最终成为国际运动健将,在职业运动生涯的18年中,赵晓俐为中国实现了女子皮划艇在奥运会上零的突破,获得“十佳运动员”“三八红旗手”等殊荣。退役后她从事过很多职业,卖保险、卖服装等。最终,她走上创业路,经营起一家赛艇运动俱乐部。

赵晓俐成功组建了成都天府新区首支赛艇队,并代表成都队备战今年省运会,还帮助四川大学成立了赛艇队。最令她开心的事,是适应大众休闲娱乐需求,成功地把赛艇从竞技运动转换为大众运动,9年来受到近8万名爱好者青睐和参与。她的团队还吸引了8名退役运动员加盟,其经营模式被不少省市同行借鉴学习,她被很多学校邀请做励志演讲、辅导。

昨天,我们为运动健儿们赛场上的拼搏喝彩;今天,我们期待他们人生下半场依旧精彩!(王静茹 江维文)


( 责编:lhj )
  • 公共就业服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