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方百计保民生——访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人社厅厅长戴元湖

2018.03.21
江苏省近年来在就业和社会保障等领域不断取得新进展,如何在已有基础上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记者日前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人社厅厅长戴元湖。

 

千方百计保民生——访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人社厅厅长戴元湖

江苏省近年来在就业和社会保障等领域不断取得新进展,如何在已有基础上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记者日前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人社厅厅长戴元湖。

记者:江苏是人力资源大省,就业工作走在全国前列。请您介绍一下江苏省在推进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方面形成了哪些好的经验和做法?

戴元湖: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就业创业工作稳中求进,攻坚克难,取得了积极进展。我们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密集出台30多个具有较高含金量的政策文件,建立健全保生活、稳就业、促创业、防失业“四位一体”政策体系,用于促进就业资金累计达265亿元,惠及全省80多万户企业、近1700万名劳动者。

为了把握就业形势新变化,江苏建立健全具体到企、精准到人的实名制管理服务系统,组织开展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化解过剩产能职工、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村劳动力等重点群体专项帮扶活动,高校毕业生年末总体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率达到73.5%,去产能职工和城乡就业困难人员100%得到援助。

聚焦经济发展新动能,江苏组织实施全民创业行动计划,深入开展“创响”江苏系列活动,推动创业型城市建设向基层和园区延伸,五年累计扶持96.4万人成功创业,带动就业409.3万人,日均新设企业由300多户增加到1300多户;组织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计划,加快构建覆盖城乡劳动者、贯穿学习工作全过程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把有需求的城乡劳动者全部纳入职业培训范围,有针对性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每年培训城乡劳动者和企业职工超过600万人次,推动江苏从人力资源大省向人力资源强省转变。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项政策举措的有力支撑下,我省就业形势始终保持平稳,年均城镇新增就业超过130万人,位居全国前三;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3%以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2017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了我省就业创业工作。

记者: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我国织就了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网。十九大报告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请问江苏省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将如何进一步完善社保体系?

戴元湖:十九大报告明确了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发展的新目标、新要求,这是我们做好工作的根本遵循。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将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加快构建基本保障全面覆盖、补充保障协调发展、兜底保障无缝衔接的多层次、更可靠社会保障体系,促进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一是聚焦重点群体,切实织密保障网眼。顺应新型城镇化的加快推进,把握就业新的增长点和就业形态的新变化,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强化分类管理,实施精准扩面,确保法定参保对象应保尽保。强化精准帮扶,落实社保补贴政策,健全助保机制,全力帮扶低收入困难群体参保。加强与工商、税务、公安、文化等多部门的合作,完善新业态从业人员参保登记办法,健全参保缴费激励机制,将新就业形态的从业单位和人员尽快全部纳入参保范围。加强社会保险政策宣传和执法检查,促进农民工等群体依法全面持续参加社会保险。

二是深化制度创新,健全多层次保障体系。大力推进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注重不同层次保障的合理衔接,多渠道提升综合保障效应。一方面,要着力健全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扩大企业年金覆盖面,促进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发展,满足人民群众享受更高水平养老保障的需要。另一方面,要着力构建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加强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间的无缝衔接,积极探索通过商业保险等方式对重特大疾病患者进行保障,多层级有效解决好“支出型”致贫返贫等现实问题。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逐步推广建立政府、个人等多方分担筹资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三是坚持立足长远,筑牢可持续发展机制。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进一步增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支撑能力,确保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结合落实国家即将出台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调整完善省级统筹制度,提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省级统筹运行水平。逐步实行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强化基金统筹共济能力。抓紧启动实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工作,尽快研究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具体举措,使得养老保险基金“蓄水池”越来越大。

四是突出高效便捷,提升经办服务效能。大力推进“互联网+社保”建设,进一步提高经办服务标准化、信息化、专业化水平,实现城乡社会保障服务均等化。重点要打造“统一社保”,加快统一全省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名称、标识、场地和业务流程、信息系统、服务质量等内容,做到对外一个形象、对内一套制度。打造“便捷社保”,依托“金保工程”和省政务服务“一张网”建设,丰富完善网上办事项目,推广网厅一体化的服务新模式,实现线上和线下服务协同并进,更加方便地满足参保人员多样化的服务需求。打造“贴心社保”,不断扩大异地就医结算受益人群,积极扩大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范围,进一步提升异地就医联网结算服务水平。创新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模式,不断提高社会化管理服务水平。(胡克凡)

( 责编:lhj )
  • 公共就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