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就梧桐引凤归 优化服务谋共赢——江西省丰城市做足“三个加法”推动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

2018.03.19
一个叫家的地方找不到养家糊口的路,找到养家糊口的地方却安不了家。为了让更多的在外务工人员梦圆家乡,从源头上解决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丰城市就业局抓住春节前后外出务工人员集中返乡的有利时机,开展为期2个月的返乡就业创业“春风行动”。该局通过提前谋划、科学部署、精心组织,做足“三个加法”,有效破解企业用工难题,推动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

一个叫家的地方找不到养家糊口的路,找到养家糊口的地方却安不了家。为了让更多的在外务工人员梦圆家乡,从源头上解决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丰城市就业局抓住春节前后外出务工人员集中返乡的有利时机,开展为期2个月的返乡就业创业“春风行动”。该局通过提前谋划、科学部署、精心组织,做足“三个加法”,有效破解企业用工难题,推动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截至目前,该市2018年“春风行动”共吸引了110余家企业参加,提供岗位近10000个,吸引28000余人到场咨询,达成就业意向2982人。

“进村+入企”力求供需匹配

为提高企业和求职者的供需匹配度,做好岗位精准对接。该市就业局提前谋划,一方面依托各乡镇、街道等基层就业服务平台,积极走进村庄、社区了解劳动力技能、专长等基本情况和求职需求,特别是贫困人员的就业意愿和需求。另一方面,该局组织工作人员深入企业进行用工专项调查,收集和整理企业的用工需求,并结合全市劳动力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适合该市劳动力需求的招聘计划。特别重点选取了车间普工、家庭服务等适合就业困难群体就地就近、居家灵活就业的岗位。通过“进村+入企”精准摸底,明确不同群体、企业的特点和需求,有助于后续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职业指导、就业服务和用工指导。

“传统+现代”强化宣传引导

为了扩大活动的影响力,吸引更多企业和求职者参与招聘活动。该市就业局针对就业创业群体的特点,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宣传引导,一方面采用报纸、电子屏、电视台全天候滚播、公交站台宣传栏、乡镇村庄及主要路段悬挂宣传标语和高炮广告牌等传统宣传方式,让就业创业“春风”吹入千家万户。另一方面针对中青年就业创业群体,采用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QQ群、微信群等现代宣传方式,及时将就业创业政策和岗位信息宣传发布出去,提高宣传的时效性。通过“传统+现代”的宣传模式,在全市营造出了浓厚的就业创业氛围。

“线下+线上”创新平台载体

为提升就业服务效能,方便企业和广大群众招聘应聘。该局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打破传统招聘模式,从线上线下双渠道对接企业和求职者。线下,“送岗位下乡”活动贯彻“春风行动”始终,就业局干部分成四个小组带领企业利用乡镇赶集日送岗位进村入户,该项活动覆盖全市32个乡镇。同时针对返乡农民工、建档立卡贫困户、残疾人等不同就业群体的不同需求,在城区人口集中的地方开展了4场大型专场招聘会,通过现场面试、现场签约等方式,为求职者和企业提供面对面的有效快捷对接平台。线上,该局通过优化丰城就业网、开通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将“互联网+公共就业服务”延伸到移动端,为企业和求职者提供触手可得的服务,拓展了公共就业服务的时空范围。截至目前,已有431家企业成为丰城就业网会员,提供了4000余个岗位,丰城就业网平台平均每天浏览量达到13万人次。加强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信息化,在充分利用现有平台的基础上,优化“互联网+”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推动服务向移动端、自动终端等延伸,扩大服务对象自助服务范围,努力实现就业服务和管理全程信息化。

“2017年年底因员工缺口导致几条生产线停产,2018年通过就业部门一系列的招聘活动,已有300多人与公司达成就业协议,所有的生产线全部满员, 3月中旬我们新增的3条生产线将全部到位,这大大提高了公司的产能和效益,感谢政府的大力支持”捷和电机的人事专员这样说道。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丰城市就业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坚决打好稳定和扩大就业的硬仗,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同时加大对残疾人、贫困户等就业困难人员的援助力度,优化创新服务理念和模式,打造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以实现更公平、更质量、更充分的就业。(丰城市劳动就业管理局 王慧琼)

 

( 责编:lhj )
  • 公共就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