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拳之心为民 殷殷之情暖心——四川省深度贫困地区就业扶贫工作掠影

2018.02.28
作为深度贫困县,汶川县的就业扶贫工作是四川省就业扶贫工作的缩影。作为全国6个重点扶贫省份之一,四川省有4大连片贫困地区,贫困量大、面宽、程度深。 勇者迎难而上。2016年以来,四川省人社系统始终把就业扶贫作为服务中心大局、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政治任务,大力实施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脱贫行动,就业扶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白色外套、利落马尾辫……在自家的中药材田地里,28岁的贫困户尕让磋拖着微跛的腿,弯腰端详着匍匐在地的重楼苗,她说:“再等一段时间就有收成了,家里的日子会更好一些。”

尽管身处海拔1200米的四川省汶川县水磨镇高山村,但身患残疾的尕让磋从未放弃过改变命运的追求。2016年,她走上公益性岗位,每月1380元的补助对全家脱贫有很大帮助。

对于技能培训的好处,她认为对其帮助很大。“选什么中药材种植、怎么种植、怎么防虫等细节内容,培训老师都详细讲解。”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培训,让贫困户们生活更有奔头。

作为深度贫困县,汶川县的就业扶贫工作是四川省就业扶贫工作的缩影。作为全国6个重点扶贫省份之一,四川省有4大连片贫困地区,贫困量大、面宽、程度深。

勇者迎难而上。2016年以来,四川省人社系统始终把就业扶贫作为服务中心大局、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政治任务,大力实施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脱贫行动,就业扶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先谋于局 后谋于略 敢为人先开拓创新

四川省就业局局长黄晓东告诉记者,近年来四川省高位推进就业扶贫工作,强化工作督查、通报,并且建立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月调度制度。

“政策创新虽然很难,但要有敢为人先的魄力。”黄晓东说,2016年,四川省人社厅出台《进一步做好就业扶贫工作的九条措施》。

一条条真金白银的政策传递着融融的暖意———对有培训意愿的贫困家庭劳动力,每年至少提供一次免费培训,并给予不低于每人每天50元的食宿、交通补助;鼓励贫困家庭劳动力创业,对创办领办创业实体的,给予1万元奖励……

针对深度贫困地区有章法、有节奏的组合拳也在循序打出———明确45个优质技能培训机构对口承接全省45个深度贫困县的培训任务,45名人社系统干部派到各县主抓就业扶贫工作,每个县对口增加100万元的就业扶贫专项资金……

“我们统筹整合各方面的资金进行就业扶贫,还把面向城镇的政策拓展到了农村人群。”黄晓东说。

先谋于专 后谋于精 因地制宜分类施策

“这个村171户中,有21户贫困户,总共72人。”在汶川县水磨镇刘家沟村,汶川县就业局局长张清平对于贫困户的情况如数家珍。

当地贫困户恋土、恋家情结浓,只想就近就地就业,因此,汶川县改变传统技能培训模式,上门因地制宜服务贫困群众。

“你看,这边发展是以林木、果树为主。”站在村头,张清平的手往山坡的那边一指说道,“山的那一边,县里是以旅游为主,对于贫困户的培训,我们也结合产业的发展。”

汶川县围绕“南林北果·绿色工业+全域旅游(康养)”的总体思路,根据市场需求、产业发展和企业用工需求,有针对性地对贫困户开展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近年来,汶川县培训建档立卡贫困人员231人,落实培训补贴资金23.1万元。

这是四川省开展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的缩影。四川省突出分类施策,送下去、请上来、走出去……多管齐下提升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实效。

黄晓东介绍,四川省采取农民夜校、培训大篷车、田间课堂等方式,把培训项目送下去。同时,四川省举办“扶贫专班”,把贫困劳动力“请上来”。扶贫专班是根据贫困劳动力培训意愿和企业用工需求,采取单独编班、小班教学的方式,做到“包吃住、包学会、包就业”。此外,四川省实行异地培训,组织培训机构到广东、福建、浙江等川籍农民工务工集中地开展免费技能培训,让技能培训“走出去”。

2017年,四川省共举办“扶贫专班”486期,培训贫困劳动力1.3万余人次,培训省外就业的川籍贫困劳动力2.9万人次。

为了加大就业创业补助资金对就业扶贫,特别是技能培训的倾斜力度,2017年,四川省财政在正常分配就业创业补助资金的基础上,专门安排3亿元就业扶贫资金,重点用于支持88个贫困县的技能培训工作。2017年1—10月,四川省共落实各项技能培训补贴资金27.8亿元。

先谋于精 后谋于广 精准识别多管齐下

开展就业扶贫工作,夯实基础很重要。2017年一季度,四川省摸清了全省尚未脱贫的272.2万名贫困人口中的劳动力底数和2018年计划脱贫的105万名贫困人口中的劳动力底数。

四川省以贫困村为单位,建立贫困劳动力实名制登记数据库和基础信息、就业培训等“一库五名单”,完善市县镇村“四级联动”机制,动态更新、准确掌握贫困劳动力技能状况、培训需求等信息,为精准实施技能培训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四川省以产业发展为依托,促进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以劳务协作为载体,促进贫困劳动力外出就业;以扶持引导为重点,促进返乡创业人员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

“下一步,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断探索就业扶贫新路径,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黄晓东说。(林晓洁 胡丽君)

( 责编:lhj )
  • 公共就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