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甘肃省崇信县人社局多项培训促进农村贫困人员增收

2018.02.26
扶贫先扶智。通过各类培训,提高贫困人员的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是帮助他们脱贫的重要途径。为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2017年开始,甘肃省崇信县人社局在全县范围内进行摸底调查后,确定市场需求量大、就业前景好的工种,在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的同时,加快资源整合投入,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一系列培训,以此促进全县农村富余劳动力和贫困人员实现稳定脱贫致富。 围绕特色产业开展创业培训 “这个创业培训班为我做生意出了好些点子。以前像利润计划、营销手段等经营上不懂的东西,这次全弄懂了。”锦屏镇马沟村的荆鹏鹏参加完创业培训班后,在汭龙堡农耕文化生态苑内的崇信老街经营起了一家卤猪蹄门店。他告诉记者,自己平均每天卖出猪蹄200多个,实际毛收入在2000元以上。 崇信县人社局局长刘志宏介绍,结合返乡人员创业和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等工作,崇信县人社局配合汭龙堡农耕文化生态苑创业就业孵化基地的创建,举办了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班,而这些学员也成为首批入驻汭龙堡农耕文化生态苑的创业者。自2017年至今,创业培训班已有200多人参加。其中95人在接受培训后开始了自主创业,带动了当地500多人就业。 围绕蔬菜产业开展实用技术培训 锦屏

扶贫先扶智。通过各类培训,提高贫困人员的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是帮助他们脱贫的重要途径。为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2017年开始,甘肃省崇信县人社局在全县范围内进行摸底调查后,确定市场需求量大、就业前景好的工种,在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的同时,加快资源整合投入,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一系列培训,以此促进全县农村富余劳动力和贫困人员实现稳定脱贫致富。

围绕特色产业开展创业培训

“这个创业培训班为我做生意出了好些点子。以前像利润计划、营销手段等经营上不懂的东西,这次全弄懂了。”锦屏镇马沟村的荆鹏鹏参加完创业培训班后,在汭龙堡农耕文化生态苑内的崇信老街经营起了一家卤猪蹄门店。他告诉记者,自己平均每天卖出猪蹄200多个,实际毛收入在2000元以上。

崇信县人社局局长刘志宏介绍,结合返乡人员创业和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等工作,崇信县人社局配合汭龙堡农耕文化生态苑创业就业孵化基地的创建,举办了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班,而这些学员也成为首批入驻汭龙堡农耕文化生态苑的创业者。自2017年至今,创业培训班已有200多人参加。其中95人在接受培训后开始了自主创业,带动了当地500多人就业。

围绕蔬菜产业开展实用技术培训

锦屏镇于家湾菜农于虎成通过参加新型农民培育工程培训,成了地地道道的“菜把式”,种菜收入比以前提高了近一半。

“我们公司派出农民技术员外出培训,学习栽植技术。以此提升了崇信县农民果树种植、蔬菜种植、家畜养殖的技能水平,培育了像于虎成这样的一批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从而助推了锦屏镇蔬菜种植产业、柏树镇果树种植产业、新窑镇家畜饲养和核桃树种植产业发展。”下岗人员创业明星、平凉新丰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新录说。他在带动周边200多户群众发展蔬菜产业的同时,就地转移劳动力500多人次,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样板。

崇信县就业服务管理局局长岳杰告诉记者:“我们邀请各行业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在培训课堂讲解政策法规、在田间地头进行科技培训、在实践基地讲解技术要领等方式开展各工种培训。”

在过去的一年多里,崇信县人社局还开展旅游、建筑、煤炭、家畜饲养、果树、蔬菜等行业工种培训,以此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产业化经营管理能力。

目前,崇信县已建成于家湾、九功等千亩蔬菜生产示范基地5个,带动发展蔬菜专业村14个,蔬菜专业合作经济组织9个,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农民从蔬菜生产中获得的收入已经达到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0%。

围绕劳务经济开展务工技能培训

工业集中区庙台村村民刘彩利参加了崇信县双丰职业培训学校组织的“一对一”家政服务员培训后,经双丰家政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介绍成为一名家政服务员,每月收入达3000多元。她高兴地说:“雇主对我的表现非常满意,还说将来要给我涨工资呢。”

根据崇信县旅游餐饮、家政服务和建筑行业快速发展需要,崇信县人社局以牛肉拉面师、家政服务员、养老护理员、焊工、钢筋工等务工技能培训工种为重点,开展了多项技能培训,先后吸引了近3000人参加。

他们到乡镇、村开展钢筋工、烹饪等技能培训,并联系驻平凉、兰州、西安等地的劳务输出机构,促进全县劳务输出由苦力型向技能型、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由务工型向创业型转变。

“我们学校不仅提升城乡富余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水平,还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脱贫。”甘肃兴陇兰州牛肉拉面职业培训学校校长梁顺俭对记者说。

锦屏镇姚洼村张龙华等3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参加了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脱贫培训示范工程牛肉拉面培训班后,经该校推荐,全部在崇信、兰州、乌鲁木齐、西安、大连、重庆等地实现就业,月收入均在4000元以上。该校培训合格的学员,很多已经被推荐到全国各地的连锁牛肉面店当拉面师,还有一部分学员自己开了牛肉面店。

“我们积极开展特色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接受培训后就业,收入比以前增加了近一倍,全县农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刘志宏说。(赵文)

 

( 责编:lj )
  • 职业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