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年54岁的柏友斌,出生于庐江县汤池镇的一个农村里,1985年他高中毕业,望着年迈的父母及家里一贫如洗的现状,他咬咬牙励志创业,他要用自己的双手改变现状,当年他就只身去上海打拼。经过几年的艰苦打拼,一步一个脚印不断的前进,从学徒做起,从最苦最累的活干起,自己也在磨炼中慢慢成长中,并不断总结经验,1995年他拉开架势成立公司,开始了自己创业,经过15年的艰苦创业,他的公司也风生水起并积累了宝贵的创业经验和一笔资金,而此时让他恋恋不忘是家乡的建设,是家乡的父老乡亲!
饮水思源,他要回家乡,要为了家乡的建设出力。当时家人同事都大惑不解。“家乡是我出生的地方,是她养育了我,是我的根,没有根的树是成不了材的!”面对阻力他坚定地说!2010年他回到家乡,在看到家乡有许多的留守妇女要么带着孩子围着麻将桌子转,要么就是几个人在一起东拉西扯整天无所事事,他觉得心痛。那时他下定决心,要在家门口建一家工厂,让这些妇女有事做,有钱挣,有奔头!
当年他就投资3000万元创办了合肥市柏旺服装有限公司,自建厂房6000平方米,购买服装生产线7条,一下子解决就业400多人。他把家门口留守妇女招进来进行培训上岗,并着手解决留守儿童的住宿和吃饭,为此公司还专门创建了职工子女课外驿站,免费提供餐饮、休息和写作业场所,为员工解决后顾之忧。
“我们柏总人好,早期在外地干的蛮好的。可他没有忘记家乡的人,现在回来建厂,带着我们一起致富,在这里上班待遇还挺高的,上个月我就拿了4000多,我们还可以带着孩子在这里上班,你看,我家的孩子就在楼上,有得吃,有得喝,有得玩!”说起孩子,员工王家菊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前几天下雪了,柏总担心带孩子回家不方便,一下子叫了好几辆车子,把我们一个个送回家!”
他不断创新改善,在改善工作环境和提高工资待遇的同时,还关心员工的成长,2017年4月份成立了“庐江潜川职校”校企合作基地,为新录用人员开设了三期服装技能培训班,共168人参加培训。“我是2017年3月份来到这家服装厂,刚开始的时候啥也不会,上手慢,心里也着急,当年4月份厂里组织我们参加了人社部门组织的新员工岗前技能培训,有理论,有实操,让我对服装加工有了全新的认识,上手快了,也熟练多了,上个月我的工资就拿了3500多元”!今年19岁的吴双开心的说。
在2017年的就业扶贫工作中,他积极创建三星级扶贫车间一家,吸纳了40名贫困人员上岗就业,并承诺每人保底工资不低于2500元/月。“我一家三口都在这里上班,一个月能拿到8000多块,这下子日子有指望了,柏总把我们当亲人,我这心里暖暖的!”贫困户黄昌红激动得说。
为解决让机器适应贫困户的操作,他花了上万把车间里的设备改了,为了安置更多的贫困户就业,投入生产柏旺二分厂,实现了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只要贫困户愿意到我这里上班,我都会给他解决,我在农村长大的,知道贫困户的苦,我用心扶,用情扶,扶真贫,让扶贫车间变成贫困户的另一个家!”他说到也做到,成为当地扶贫的一面旗子,2017年被庐江县人民政府授予“扶贫济困,大爱无疆”荣誉称号。(安徽省庐江县人社局 何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