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铜仁:一人就业 全家脱贫 铜仁市推进易地扶贫搬迁户创业就业略写

2017.12.21
近年来,贵州省铜仁市围绕易地扶贫搬迁人员“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目标,通过“两结合、三张图、四门路、五服务”四大脱贫举措,大力扶持易地扶贫搬迁户就业创业,搬迁家庭“就业一人、脱贫一户”成效凸显。

近年来,贵州省铜仁市围绕易地扶贫搬迁人员“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目标,通过“两结合、三张图、四门路、五服务”四大脱贫举措,大力扶持易地扶贫搬迁户就业创业,搬迁家庭“就业一人、脱贫一户”成效凸显。

“两结合”,规划安置点,推进搬迁户市民化

结合城镇化发展规划建设安置点,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在城镇规划区域内,与城镇居民居住在一起,加快了搬迁农民的市民化进程。结合产业化发展规划建设?仓玫恪?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在各类产业园区,利用园区的用工需求,促进搬迁劳动力就业。全市在城镇建成安置点50个、产业园区4个、旅游景区3个。碧江区响塘龙安置点,与城市经济适用房连片建设,搬迁移民在城市居民的潜移默化下,很快适应了城市生活;大龙经开区将大德新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在大龙工业园区。园区企业多、用工需求量大,搬迁劳动力入住后很快就找到了岗位,实现了就业。

“三张图”,搭建大平台,推进就业脱贫精细化

精心绘制“就业需求图”。根据搬迁劳动力的年龄构成、文化水平、就业意愿、培训需求等基本情况,分类建立就业需求台账,为精准落实就业帮扶措施奠定基础。精心绘制“就业供给图”。广泛收集用工需求信息,特别是深入安置点附近的企业、园区、社区开展用工需求情况调查,地毯式收集和筛选出适合搬迁劳动力就业意愿的岗位,分类建立岗位供给台账,为搬迁劳动力提供就业选择。精心绘制“帮扶计划图”。根据搬迁劳动力的就业意愿和培训需求,因人施策,精准制定帮扶计划,落实帮扶措施。碧江区响塘龙安置点,根据大数据产业发展要求,结合安置点就业服务实际,开发出易地扶贫搬迁就业信息系统,对搬迁劳动力的就业服务实现了精细化管理,其成功做法和经验已经在全市各安置点推广使用。

截至目前,全市搬迁入住9170户,搬迁劳动力21601人,实现就业13809人,自主创业475人,基本实现了搬迁家庭至少“一户一人”就业的工作目标。

“四门路”,挖掘新岗位,确保搬迁户充分就业

挖掘就业岗位。充分挖掘适合搬迁劳动力意愿和特点的岗位,提供给搬迁劳动力选择就业,如:协调铜仁烟叶复烤厂、铜仁火车站等单位,主动拿出搬运工、小区物管、学校后勤和保安等岗位3000余个,用于支持搬迁劳动力就业;在安置点内及周边机关事业单位开发保安、保洁、保绿和社区公益性岗位,用于安置就业困难的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全市公益性岗位安置搬迁贫困劳动力就业533人。

增加就业岗位。引导和鼓励企业将一些机器无法代替、技术要求不高的手工产品或生产环节放入安置点生产,全市发展扶贫车间13家,800余名残疾人、老年人和无法走出来的搬迁人员在小区内就实现了就业。市政府设立就业专项扶持资金和奖励基金,鼓励企业设立扶持性就业岗位吸纳搬迁贫困劳动力就业。

引导劳务输出。以深入推进与苏州劳务协作为重点,大力开展对外劳务联系与合作,积极组织引导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外出务工,全市输出6980名搬迁劳动力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就业。

扶持创业带动就业。利用免费提供创业场所、创业税费减免、创业担保贷款、创业奖补等扶持政策和措施,大力扶持搬迁劳动力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全市共扶持475名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自主创业,带动就业1560余人。

“五服务”,搬迁有保障,调动搬迁户搬迁积极性

按照有场所、有专人、有制度、有台账,服务承诺上墙、政策内容上墙、办理流程上墙“四有三上墙”,在每个安置点设立就业服务站,对搬迁人员提供全天候就业服务。全市共设立易地扶贫搬迁就业服务站85个,配备专职人员170人。跨区县搬迁的,还由迁出地政府抽派1名县级干部和3—5名工作人员,脱离原单位工作关系进驻安置点,对搬迁人员进行亲情跟踪服务至少3年以上,直到搬迁户脱贫为止。

发布就业需求信息。在安置点设置宣传专栏、固定展牌和安装电子显示屏,广泛收集和发布市内外适合搬迁劳动力特点、就业意愿的岗位需求信息,全市累计为搬迁劳动力发布就业需求信息8000余条,涉及就业岗位6万余个。

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能力。坚持因岗施培、因人施培、订单施培。如大东方培训学校,根据组组通三年大会战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挖机驾驶培训,培训后的就业率达95%以上。同时,协调各培训机构入驻安置点,根据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的培训需求,以集中开班、开办夜校、岗前培训、送培训入户等形式开展培训,全市培训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1609人,培训后实现就业1295人。

实施“一帮一”就业帮扶。对搬迁家庭中的就业困难人员,实行“一对一”就业帮扶,逐户上门、逐人推介,直至实现就业,全市共成功推介577名搬迁劳动力实现就业。万山区河坪安置点思南县搬迁人员安卫军,帮扶人员先后推荐到谢桥气站、广源蔬菜配送公司上班,月工资2700元以上,由于要照顾小孩,放弃了就业,在帮扶人员的鼓励、引导和帮助下,在小区内开办了一家副食店,实现了自主创业。

开展各种就业专场招聘活动。结合 “春风行动”、“雁归工程专场招聘会”、“苏州▪铜仁扶贫协作劳动力招聘会”等就业专项服务活动,在安置点举办易地扶贫搬迁就业专场招聘会,全市共举办专场招聘会160余场,组织1500余户企业入场招聘,提供就业岗位3.5万余个,促进搬迁劳动力就业2000余人。(铜仁市人社局 肖忠龙 龙树刚)

 

( 责编:lj )
  • 就业扶贫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