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服务企业吸纳。动态监测园区企业用工需求,积极与各类产业园区企业对接,通过购买社会服务形式,鼓励企业吸纳劳动者就近转移就业5600余人。
新型经济组织承接。出台就业扶贫奖励激励政策,落实吸纳贫困户就业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政策,鼓励家庭农场、专合社、农村电商等新型经济组织有序承接转移贫困户就业1.2万人。
线上线下供求对接。采取“公共职业介绍服务中心监管+民办中介机构运营服务”模式,利用网络、微博、微信发布1204个单位招聘信息4万余条、个人求职信息1.5万条;组织线上线下招聘121场,成功对接1.66万人,实现就业9357人。
项目建设优先解决。把劳动者就业与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与重大建设项目相结合、与招商引资项目相结合,协调辖区建设项目优先吸纳该区贫困劳动者就业。今年以来,共组织公共就业专项服务活动356场,提供就业岗位8.16万个,促进4.8万名劳动者就近就地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