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实名登记毕业生就业率达95%

2016.11.21
截至目前,朝阳区人力社保局通过前期摸排、实名制登记、教育部门数据追查比对等方式,登记2016届朝阳户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3156人,已就业3000人,其中已摸排出2016届困难高校毕业生75人,目前已100%实现就业。据了解,为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朝阳区人力社保局将大学生群体作为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采取了三项措

截至目前,朝阳区人力社保局通过前期摸排、实名制登记、教育部门数据追查比对等方式,登记2016届朝阳户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3156人,已就业3000人,其中已摸排出2016届困难高校毕业生75人,目前已100%实现就业。

据了解,为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朝阳区人力社保局将大学生群体作为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采取了三项措施。

精准定位,提前着手,提出“引导早一天,培训先一步”。提前着手,通过街乡、残联摸排困难群体数据,了解区域困难应届毕业生情况,建立电子台帐,了解学生的就业心态、择业意向、困难类型,收取家庭困难高校毕业生简历,进行一对一重点推荐。将发布的岗位信息、招聘会、宣讲会等活动信息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形式逐一通知,确保每个未就业的困难学生都能收到活动消息。同时,将上述服务和获取的信息全部记入数据库。

因人制宜,高效服务,打造“315”模式和“一人一策”的服务模式。考虑到家庭困难高校毕业生的群体性特点,朝阳区人力社保局专门打造了“315”困难群体就业帮扶模式,即人力社保局、残联、街乡三方联动,提供“一站式”或“一条龙”服务,力争实现困难学生在以家为中心五公里范围内就业。同时考虑到困难学生各自家庭特点和心理特点的不同,有针对性的开展“一人一策”的专门服务,根据个人特点和就业取向,设计适合其的就业服务及岗位推荐。

温暖援助,贴心服务,打造朝阳特色的“大学生就业创业全链条”服务模式。为帮扶困难学生尽快实现就业,积极联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多角度、全方位关注困难群体,如开展创业扶持、推荐就业岗位。同时,通过发放用人补贴和奖励,鼓励引导用人单位与困难学生建立稳定长期的劳动关系。

( 责编:lhj )
  • 高校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