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贵州省黎平县大力开展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规范化实用技能培训,以建筑业、旅游业、家庭服务业、民族特色手工业等就业容量大的行业用工需求为重点,整合培训资源,统筹培训项目,创新培训方式,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增收脱贫。该县计划2016年培训3500人以上,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户”的目标。
整合培训资源,构建“大培训”格局。按照培训对象各有侧重、培训资源相互补充、培训内容各有特色的原则,黎平县全面整合人社、教育、扶贫、农业、旅游发展等部门的培训资源,全县统筹安排各项培训资金、培训优惠政策,并向农村青壮年倾斜。
摸排培训需求,提高培训针对性。该县充分发挥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和村两委的作用,全面摸底排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从业状况、技能水平、培训需求,并建立台账,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农村贫困青壮年劳动力的培训。
规范培训工作,确保培训质量。该县建立统一的培训目录,将信誉好、培训质量过硬的培训机构、培训类别、培训工种、培训师资等信息,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规范化技能培训实名制信息管理系统资源共享,并在县乡两级培训管理机构政务公开栏、公共媒体等对外发布。同时,该县加强师资保障,让职业学校、技工院校主动承担培训任务,鼓励民办培训学校等社会优质培训力量参与。该县引入第三方评估,将参训人员就业创业和增收脱贫情况作为检验培训效果的重要标准,并开展培训满意度调查,以问题为导向提高培训质量。
加强培训监管,严肃培训纪律。按照“谁组织、谁监管、谁负责”的原则,该县通过跟班督查、随机抽查、培训过程拍照摄像、远程视频监控等方式,实现培训全过程精准监管;县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联合,形成对培训资金的监管合力,严肃处理资金使用管理中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刘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