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新闻

“八桂系列”劳务品牌拓宽就业增收路——广西扎实推进劳务品牌建设和劳务协作工作

2025.11.20

初冬的绿城南宁,依然满目葱茏。

今天,第三届全国劳务协作暨劳务品牌发展大会在广西南宁举行。深化劳务协作、培育劳务品牌是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增收的重要手段,是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举措,也是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近年来,广西人社部门扛起“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的政治责任,扎实推进劳务品牌建设和劳务协作工作,打造富有广西特色的“八桂系列”劳务品牌,与广东省携手打造劳务协作“粤桂样板”,推动劳动者就业增收、区域协同发展。

带动就业创业超100万人次

下午3点,还没到饭点。但在南宁邕大餇老友粉店里,坐着好几桌食客,人来人往。“食材和技术稳定,保证了口味,生意就差不了!”粉店总经理韦修武笑着介绍,他在“八桂米粉师傅”劳务品牌培训基地接受培训后创业,经过规范化的培训,食材和火候的稳定性大大提升,如今生意红火,带动10余人就业不说,他还培训了80多名徒弟。

广西是劳动力资源大省,也是劳务输出大省。规范化、标准化、组织化的劳务输出,对于促进就业创业、稳定农民工务工规模和增加劳动者收入至关重要。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社厅打破劳务品牌先县域集聚、后培育扶持的传统模式,着力解决劳务品牌从业人员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不高、品牌规模较小、影响力有待提升等问题,打造富有广西特色的劳务品牌。

聚焦广西比较优势,广西人社厅瞄准“一老一小一患”群体迫切需求的家政行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及农民工比重大的建筑行业、贴近千家万户饮食习惯的特色米粉行业,以“八桂家政”“八桂建工”“八桂米粉师傅”为重点和突破口,打造“八桂系列”劳务品牌。

广西建立健全劳务品牌培育机制和支持体系,通过开展示范创建、技能提升、就业创业支持、宣传推广、权益保障5大行动,涵盖技能人才“教、训、赛、证、用”等关键环节,着力拓宽就业渠道,破解就业结构性矛盾痛点难点问题。

2021年以来,广西劳务品牌名录达到133个,累计认定自治区“八桂系列”劳务品牌建设领航项目131个,形成以“八桂系列”劳务品牌为引领,地方特色劳务品牌百花齐放的良好发展局面。开展劳务品牌相关培训70.81万人次,带动就业创业超100万人次,有力促进了高质量充分就业。

粤桂劳务协作铺设“好就业、就好业”通道

得益于粤桂劳务协作,广西务工人员易金明结束了辗转换工作的生活,成为一名数控技术人员。2015年,在粤桂协作工作队推荐下,他进入东莞市一家公司学习数控技术,从包吃住、月薪近2000元的学徒起步,如今已实现稳定就业,每个月能到手1万多元。

山海相连,粤桂同心。自1992年广西在广东广州、深圳、珠海市设立劳务管理处,开启有组织劳务输出以来,两省区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广东5市24县与广西8市33县结对帮扶。广西还在广东建成覆盖省、市、县三级的劳务站点网络,为劳动力“好就业、就好业”铺设通道。

产业带动为劳务协作注入持久动力。围绕协作地区特色产业,粤桂共建南宁(深圳)东盟产业合作区等产业园,招引广东劳动密集型产业入桂,落地投产企业达1864家,吸纳就业11.3万人次。通过创新搭建“一县一企”、帮扶车间、产业园区“三大平台”,两省区在桂共建稳岗就业基地59个、帮扶车间417个、产业园区125个,带动就业15.6万人,充分发挥产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社会协同构建起技能提升的立交桥。粤桂职教联盟推动54所院校与广东227家企业开展“定制式”培训,帮助1.4万人“毕业即上岗”。共建135个就业基地及45期订单班、冠名班,为1563名技能人才定向培养拓宽通道。“八桂系列”劳务品牌与广东“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深度融合,开展技能培训71万人次,带动就业创业超百万人。

贴心服务让劳务协作更有温度。“十四五”以来,粤桂人社部门累计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2620场,促进外出务工170多万人次,组织送工专车专列1.8万车次。“粤桂社保通”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推动42项高频社保服务事项实现“跨省通办”。广西驻粤劳务办事处引进的专业法律援助团队,已为在粤务工人员提供维权协助、困难救助等服务1.1万人次,用实际行动守护着每一个劳动者的权益。

推动劳务品牌与优势产业同频共振

“现在家政行业的需求越来越多,通过‘劳务品牌’培训,可以推动家庭服务业规范化、职业化、标准化发展,带动更多姐妹进入这个行业,为更多家庭解决‘一老一小’的护理需求。”南宁市绿城南方职业培训学校里,“南方月嫂”劳务品牌形象代言人莫永芸说道。如今,劳务品牌建设正成为连接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的重要桥梁。

南宁是广西首府,处于“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是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面向东盟的比较优势,南宁充分发挥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劳务品牌发展之路。

坚持高位推动,建强扶持生态链。南宁构建起“政策引领、制度保障、资金支持”三位一体的生态链,开展示范创建、技能提升、就业创业支持、宣传推广、权益保障“五大行动”,建立健全劳务品牌培育机制和支持体系。

紧扣特色产业,打造系列金名片。南宁坚持“一业一品牌、一地一特色”,推动劳务品牌建设与地方优势产业同频共振。聚焦米粉、家政等特色产业,培育出“南宁老友粉师傅”“南方月嫂”“壮乡陪护”等一批有影响力、带动效应强的劳务品牌。这些品牌不仅彰显了地方特色,更成为带动就业的重要引擎。目前,全市已打造38个自治区级劳务品牌示范项目,培训16.18万人次,带动就业15.3万人。

深化产才融合,激活发展新动能。南宁深化产才融合,构建“培训筑基、竞赛提质、合作拓展”的技能提升体系。通过推行“订单培训、定向输出”模式,常态化举办劳务品牌系列大赛,形成良好的技能提升氛围。以“横州茉莉花茶师”品牌为例,“培训—就业—产业”循环格局,带动茉莉花茶产业综合产值超180亿元,成功走出一条“以技艺塑品牌、以品牌兴产业、以产业促就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魏杰 徐丽洁)

  • 劳务
  • 品牌
  • 广西
  • 产业
冬的绿城南宁,依然满目葱茏。 今天,第三届全国劳务协作暨劳务品牌发展大会在广西南宁举行。深化劳务协作、培育劳务品牌是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增收的重要手段,是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举措,也是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近年来,广西人社部门扛起“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的政治责任,扎实推进劳务品牌建设和劳务协作工作,打造富有广西特色的“八桂系列”劳务品牌,与广东省携手打造劳务协作“粤桂样板”,推动劳动者就业增收、区域协同发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