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银川10月24日电(周航)10月23日,宁夏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七场)举行。发布会上,宁夏回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苏克宁介绍,“十四五”时期,宁夏把住房保障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聚焦城镇中低收入家庭、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问题,持续强化公租房基本保障,按需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稳步推进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力推进城中村和城市危旧房改造,逐步建立起多层次、广覆盖的保障性住房体系,托起住房困难人群的“安居梦”。
宁夏规范公租房建设运营管理,兜底保障城镇住房和收入“双困”家庭。各地通过集中新建、配建、收购等多渠道筹集公租房房源,实行实物保障和货币补贴并举,实现了城镇户籍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应保尽保,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在合理的轮候期内得到保障,环卫、公交等行业住房困难职工精准保障。
截至目前,宁夏累计分配入住公租房达17.2万套,平均入住率稳定在93%以上,其中累计保障环卫工人2200套、公交行业职工260套、快递员1700套、农民工13600套、进城落户农业转移人口4500套、家政服务人员1260套。同时,指导各地将公租房小区纳入属地社区管理,积极实施政府购买公租房运营管理服务,提升管理服务专业化、规范化水平。
宁夏住建厅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各地把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作为“十四五”时期住房建设的重点任务,坚持因城施策、供需匹配,组织摸清需求,建立基础制度,落实土地、金融、财税、民用水电气价格等优惠政策。新筹集的保障性住房项目,优先选址在公共交通便利、配套设施较为齐全区域。“十四五”时期,宁夏累计筹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3万套,开工建设配售型保障性住房893套,收购存量商品房1485套用于保障性住房,提前并超额完成目标任务,有效解决了4万余名新市民、青年人、农业转移人口、工薪人员等群体的住房难题。
同时,宁夏住建厅等7部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计划3年完成5个地级城市1.2万套改造,2025、2026、2027年分别改造6000、4000、2000套。针对年初银川发生两次较大地震后新增危险住房实际,加大了C、D级危房改造力度。同时,在城中村和城市危旧房改造中,鼓励各地推行“房票”等货币化安置方式,加大“房票”优惠力度和覆盖范围。
“十四五”期间,宁夏累计投入110亿元,改造棚户区城中村、城市危旧房2.4万套,其中2025年开工改造城中村5600套、城市危旧房4500套,分别占年度计划的93%、90%,预计11月底完成年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