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浙江东阳:东阳激活“人才引擎”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2025.09.02

发展新质生产力,人才是支撑。近年来,东阳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纳新人、育新才、赋新能,着力打造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特色产业人才队伍,以人才强“引擎”驱动产业新发展。

校企共纳:为“新质”纳“新人”

在东磁电池片生产车间,毕业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应届生小赵正在车间师傅的指导下,调试车间生产设备,并时不时询问师傅操作细节。小赵在校内举办的东阳规模企业专场招聘会上,与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初步意向后,近日入职东磁,在车间锻炼学习。

校企合作高效纳“新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及其伴随的技术进步,使得企业对于战略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等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不断增加。东阳积极适应时代所需,着力构建产业链、创新链与教育链有机衔接的产才模式,鼓励企业与高校协作,开设技能培训基地、企业学院,定期开展职业技能、岗前培训、双元制学历教育等培训项目,让人才融入产业发展大局。目前东阳已有包括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在内的高校引才联络站22家、机构引才联络站4家,人才智力项目合作高校52所,企业大学生实习见习基地79家,助力企业高效吸纳优秀人才。

“智汇东阳”精准纳“新人”新质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创新型人才是关键性力量。东阳人社局结合全市重点产业链培育工作方案,面向磁性材料和生物医药及植入性医疗器械等2条标志性产业链,以及智能光伏及新型储能、电子化学品、航空航天、纺织服装、集成电路及信创等5条重点产业链,根据产业链企业实际需求,与学科优势高校对接,前往浙江、河南、福建等省份,举办“智汇东阳”系列引才活动62场,较好满足了企业发展的用人需求,助力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此外,2024年以来东阳积极组织企业前往浙江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参加校内硕博人才专场招聘会,前往天津、南京、上海等城市,参与区域博士专场招聘会,多措并举,抓好创新型人才招引工作。

产才共舞:为“新质”育“新才”

在横店机场内,几位学员正在聚精会神操作着手中的无人机。今年6月份东阳将在横店举办2025年东阳市无人机驾驶员(航拍)职业技能竞赛,比赛旨在通过以赛促学、以赛提技的方式,推动无人机应用领域的高质量人才培养,为低空经济时代注入新动能。

产才共舞育“新才”产业是人才集聚的重要载体,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核心动能。东阳围绕工业、建筑、影视文旅、木雕家具等特色产业发展和人才成长进步实际,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认真制定培训计划、积极搭建培训平台、精心准备培训内容,把“精准滴灌”落到实处,“一人一策”进行综合支持,为产业发展集聚源动力。同时,全面构建政府、学校、企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四位一体保障机制,出台《东阳市就业创业培训管理办法》,紧贴需求创新扩大培训供给、拓宽补贴范围、优化经办服务,推行“企业订单、劳动者选单、培训机构列单、政府买单”模式,2024年发放培训补贴691万元,为市内企业发展精准育才。

培训比武育“新才”东阳市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紧贴商业实际的电商培训课程,生动有趣的带货直播培训,场均爆满的无人机飞手教学,一堂堂生动有趣的职业技能培训课程,为新质生产力人才助力赋能。开展技能比武是加快人才选拔和培养的有效途径与平台,东阳市不断创新职业技能竞赛管理机制,建立企业、院校、行业组织、社会机构四方主体共同参与的技能人才竞技平台,完善集“技能培训、岗位练兵、技能比武、技能晋升、技能帮带”一体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高标准锤炼“东阳工匠”技能人才队伍。举办木雕雕刻、木雕工打坯、红木家具榫卯结构技艺等传统技能竞赛项目,助力传统产业育新机。举办电子商务短视频·直播大赛技能竞赛、网约配送及网络直播等新业态行业技能竞赛项目,为培育新型劳动者、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动能。过去一年,全市共开展职业技能竞赛15次,以赛代评高技能人才1289人,新增技能人才12338人,其中高技能人才6393人 ,

生态共生:为“新质”赋“新能”

在普洛药业下属子公司浙江普洛家园药业有限公司实验室内,“非天然氨基酸及其衍生物企业共同体”团队就最新的关键技术突破展开研讨。该产业链共同体由普洛家园药业牵头,与浙江工作大学等高校及上下游企业联合组建。该团队已成功攻克大品种非天然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先进制造关键技术,实现了该领域多个大品种的国产化并逐步占据国际市场份额。

激发民企人才活力赋“新能”。东阳充分发挥市内民营企业多,高新技术企业多,科技型中小企业多的特点,鼓励支持民营企业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创新平台,对新获评的国家级、省级博士后工作站,分别资助100万元、50万元,并根据考核结果给予10—50万元的奖励,对进站博士后的开题项目给予30万元/个的经费资助,出站后全职在东工作的博士还可享受购房补助、引进补贴、生活津贴、人才大礼包等各项人才政策,以人才政策补贴的真金白银,鼓励民营企业在推动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中发挥积极的作用。2024年以来,全市累计审核发放博士后工作站建站奖励50万元,开题项目经费资助240万元,博士后工作站考核优秀奖励30万元,留东科研资助奖励30万元。

创新生态发展环境赋“新能”。“鱼无定止,渊深则归;鸟无定栖,林茂则赴。”东阳始终把人才环境作为留住人才的重要着力点,全面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生态环境,以优化政策“工具箱”为抓手,为“新质”赋“新能”。全市范围内纵深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推动企业高层次人才自主评价认定,赋能“链主”企业引才聚才。开展“新八级”制度试点,进一步畅通辖区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健全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薪酬制度,充分释放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推进东阳科技城建设,将科孵中心和科创中心作为全市科技项目孵化地和科技人才回归承载地,打造高效便捷的科创服务环境,把“人才回归、项目回流、成果转化”落到实处。

  • 东阳
  • 发展
  • 新质
  • 企业
东阳人社局结合全市重点产业链培育工作方案,面向磁性材料和生物医药及植入性医疗器械等2条标志性产业链,以及智能光伏及新型储能、电子化学品、航空航天、纺织服装、集成电路及信创等5条重点产业链,根据产业链企业实际需求,与学科优势高校对接,前往浙江、河南、福建等省份,举办“智汇东阳”系列引才活动62场,较好满足了企业发展的用人需求,助力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此外,2024年以来东阳积极组织企业前往浙江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参加校内硕博人才专场招聘会,前往天津、南京、上海等城市,参与区域博士专场招聘会,多措并举,抓好创新型人才招引工作。 产才共舞:为“新质”育“新才” 在横店机场内,几位学员正在聚精会神操作着手中的无人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