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青海大通:创新打造三类特色“共富工坊”

2025.08.12

日前,记者从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了解到,大通县以冷凉蔬菜、非遗、护工服务为载体,创新打造农业、文化、劳务三类“共富工坊”,构建多元增收体系,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农业领域,大通县通过“土地集约+产业联动”模式,推进“统种共富”计划,建成冷凉蔬菜、绿色粮油等示范基地,推广标准化种植技术,拓展粤港澳大湾区销售渠道。同时,打造“老爷山蔬菜”等区域品牌,配套冷链配送中心,形成“土地流转+务工收入+产业分红” 的增收机制,让农民共享产业发展红利。

文化方面,依托“活态展现+产业转化”路径,大通县深挖民族与非遗资源,借助东西部协作机制、《门源大通互助高质量协同发展框架协议》等,设计非遗旅游线路,开发农文旅融合产品,搭建“民族特色非遗工坊”应用平台。同步建设青年就业创业和大学生孵化基地,吸引青年返乡,让文化资源转化为富民资本。

劳务领域则以“标准引领+品牌输出”为抓手,发挥全国首个护工团体标准优势,围绕母婴护理、高原康养等领域,加强与省外企业合作,打造“江源巧姑”护工品牌。通过开设 “双语”技能培训、拓展京津冀等市场,提升劳务输出规模与质量,让“大通护工”成为县域就业增收的金字招牌。

  • 大通
  • 打造
  • 创新
  • 共富工坊
  • 青海
记者从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了解到,大通县以冷凉蔬菜、非遗、护工服务为载体,创新打造农业、文化、劳务三类“共富工坊”,构建多元增收体系,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农业领域,大通县通过“土地集约+产业联动”模式,推进“统种共富”计划,建成冷凉蔬菜、绿色粮油等示范基地,推广标准化种植技术,拓展粤港澳大湾区销售渠道。同时,打造“老爷山蔬菜”等区域品牌,配套冷链配送中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