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内蒙古通辽:用活公益“小岗位”保障兜底就业“大民生”

2025.07.22

“年纪大了,找工作真是难上加难。看到公益性岗位的招聘公告,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报了名。虽然工资不高,但有社保,上下班规律,还能照顾家里,心里踏实多了。”通辽市科左中旗保康街道的劳动保障协理员文银枝,说起自己现在的工作,脸上洋溢着平静而满足的笑容。

这朴实的话语,道出了许多像文银枝一样的大龄失业者、就业困难群体的心声。在科左中旗,公益性岗位发挥着“稳就业、托底线、救急难”的关键作用,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增收。

公益性岗位是指由各类用人单位开发,并经旗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认定,用于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的非营利性基层公共服务类、公共管理类岗位。

今年以来,科左中旗坚持并做好公益性岗位开发及管理工作,不仅通过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宣传公益性岗位,更在“家门口”就业服务站、街道、社区等线下场所反复宣讲。从岗位开发流程到安置对象条件,从薪资待遇到办理方式,每一个细节都清晰明了,确保信息触达最需要的人,促进岗位与人之间的精准对接。

“公开、公平、公正”是科左中旗开发公益性岗位一以贯之的原则。科左中旗人社部门采取“面向社会、自愿报名”的方式,严把“入口”关。依托“内蒙古智慧就业服务云平台”,对每一位拟安置人员的劳动关系、失业信息、社保缴纳情况、是否办理营业执照、有无违法犯罪记录等进行细致核验,再对报名资质进行复审。同时,联合用人单位组织专项面试,按成绩高低排序,并结合岗位实际需求进行调剂匹配,确保人岗相宜。

截至目前,科左中旗已通过入户走访、数据比对等方式,全面摸清辖区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的底数,并积极开展各类就业服务活动15次,为1340人次提供失业人员跟踪服务与就业困难人员援助,成功帮助162名失业人员再就业,152名就业困难人员找到工作。2025年,更是兜底安置了49人进入公益性岗位,目前在岗人员已达186人。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考虑到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年龄、文化程度参差不齐的特点,科左中旗还贴心地为他们“量身定制”了岗前技能培训。培训内容丰富实用,涵盖政策法规、职业道德、岗位技能以及责任意识教育等方方面面。通过系统学习,帮助大家调整心态、提升素质、提升业务能力与服务水平,更快更好地适应岗位需求。

“这次开发的城镇公益性岗位,紧扣基层治理和民生服务的脉搏,不仅为基层增添了新鲜血液,也为劳动保障工作注入了新活力。”科左中旗人力资源和就业服务中心副主任王海莲介绍,“看到越来越多的就业困难群众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稳定收入,我们由衷地感到欣慰,这也是‘小岗位’服务‘大民生’的深刻价值。”

  • 岗位
  • 公益
  • 科左
  • 左中
  • 人员
年纪大了,找工作真是难上加难。看到公益性岗位的招聘公告,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报了名。虽然工资不高,但有社保,上下班规律,还能照顾家里,心里踏实多了。”通辽市科左中旗保康街道的劳动保障协理员文银枝,说起自己现在的工作,脸上洋溢着平静而满足的笑容。 这朴实的话语,道出了许多像文银枝一样的大龄失业者、就业困难群体的心声。在科左中旗,公益性岗位发挥着“稳就业、托底线、救急难”的关键作用,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增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