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1月启动“社保业务大讲堂”活动以来,通辽市社保中心以“强基础、提能力、促融合”为目标,通过创新培训机制、搭建多元学习平台、强化考核激励等方式,全面推动经办队伍向“专业精、业务通、服务优”方向迈进。经过5个月的实践探索,队伍建设成效显著,为打造高效便民的全域社保服务体系注入强劲动能。
多维赋能,构建“立体式”培训体系
“社保业务大讲堂”作为核心载体,建立起“科室负责人领衔+业务骨干示范+全员参与提升”的培训机制。各科室负责人围绕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转移接续、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管理、社保基金风险防控等多项核心业务,通过案例解析、流程推演、系统实操等形式开展专题授课,实现业务知识从“碎片化”到“系统化”、从“浅了解”到“深学习”的转变。截至目前,已累计举办8期专题讲座,覆盖全市10个旗县市区经办机构、400余名干部职工,形成“周周有课堂、月月有主题”的学习常态。5月12日,组织阶段性闭卷考试,合格率达100%,其中基金财务科等5个科室达满分,展现出过硬的专业素养。
互学互鉴,打造"融合式"成长生态
为破除科室业务壁垒、培育复合型人才,通辽市社保中心构建“科室结对共建+业务交叉轮训+经验共享例会”的立体化互学机制。成立“跨科室学习小组”,组织全员参与财务规范、待遇发放等跨科室业务办理。联合开展“业务互讲”活动,通过角色互换授课、案例情景模拟等方式,推动相同类型业务知识深度融合。同时,创新开展“每日一学微课堂”“业务知识闯关赛”等特色活动,通过“老带新”“强带弱”结对帮扶,实现经验共享、短板共补。全市经办队伍中95%以上人员已提升跨科室业务能力,40岁以下青年职工平均掌握3类以上关联业务技能,队伍整体协同力显著增强。
成效凸显,锻造"复合型"服务尖兵
队伍建设成效已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服务效能提升。目前,全市社保窗口“一窗通办”业务范围扩展至91项,综窗人员平均掌握跨科室业务技能7类以上;4项高频事项实现“即时办结”。在通辽市政务服务大厅服务考评中,通辽市社保中心业务窗口连续4个月排名第一,35人次获得“优秀服务标兵”称号。在待遇资格认证专项行动中,通辽市社保中心以“数据精准导航、服务全程贯通”的高效模式,5月份完成全市16271名企业退休职工超期未认证人员的即时认证,政策覆盖零遗漏、风险防控零死角,跑出基金安全“加速度”。
建设“全能型”队伍是持续提升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支撑。下一步,通辽市社保中心将持续推进“社保业务大讲堂”活动提质增效,探索建立岗位技能竞赛、服务标兵评选等激励机制,推动全员既做“专科医生”、更当“全科大夫”,为全市社保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王斯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