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浙江东阳坚持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求贤若渴的诚意,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市”、“创新强市”战略,以一流人才政策、一流人才服务、一流人才培养环境,打造宜居、宜业、宜乐、宜学的生态人才集聚新高地,迎来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才回流东阳寻觅“诗和远方”,让更多的人才来东阳就业创业。
倾心引才,打造人才集聚的活力东阳
“通过这次参观交流活动,让我对影视产业的各个板块和岗位有了初步了解。”来自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的小刘参加完东阳举办的“东阳高校学子产业游”活动后表示。
近年来,东阳立足于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深入开展“优秀学子家乡行、东阳学子产业游”等活动,邀请学生参观走访海森药业、木雕小镇、横店影视文化展示馆等地,深入了解东阳影视文化、工艺美术、制药等行业发展,实地体验就业创业指导和企业招聘等人才就业服务,推动市外东阳籍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市内高校毕业生留东发展。
此外,东阳主动对接企业和人才双向需求,大力开展“智汇东阳 才聚三乡”专项引才行动,前往省内、湖南、安徽、江西等重点人才引进目标省份,以“校园招聘会、人才市场招聘会、城市推介宣讲会、产学游”等多种形式,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关注东阳、选择东阳。推动企业与人才融合发展、共进共赢。面向全市重点企业开展高端人才需求征集,聚焦企业发展“卡脖子”难题,依托第三方专业团队,开展“青年博士东阳行”、“博士东游记·博企交流月”等高端人才交流招聘活动,为企业推荐大量与企业需求高度匹配的博士。2024年该市引进大学生创历史新高,实现进入东阳大学生就业人数大于东阳考出大学生人数,呈现人才强势回流的大好趋势。
真心留才,打造贴心关心的暖心驿站
引才只是服务的开始,做好“后半篇文章”才是服务的关键所在。“为了让青年人才甘心自愿留下,我们想了很多的办法,让他们从心底爱上这座城市。”东阳人社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来到一座新城市,“落脚”是第一步。前有市民公园,后靠沿河观景步道,周边道路宽阔硬化、开通多条公交路线、设有共享单车停车点,上下班15分钟通勤路程,东阳人才公寓坐落于环境优越的城中“黄金地段”。
住得好也要住得易。东阳根据人才实际需求,首期建成“拎包入住”人才公寓40套,制定《人才公寓管理使用办法》,优化人才公寓管理机制,致力提升青年人才留东生活品质。投入使用以来,已有两个批次,20人申请入住人才公寓。除了人才公寓以外,东阳为来东就业创业的各类人才提供包括“交通食宿补助、人才大礼包、实习生活补贴、创业担保贴息贷款、购租房补助、人才津贴、引进补贴”等在内的全周期10项保障政策,全力解决好人才的后顾之忧,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
精心育才,打造政校企联动的育人基地
“我大三时陪同学长学姐,参加了校内东阳企业专场招聘会,得知东阳有大学生见习实习基地,决定先选择一家基地实习,积累经验。最终,我选择在前往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参加见习。”来自湖北省的小陈说。前不久,小陈见习期结束,单位有留用意向,他决定留下工作。东阳市自2019年6月推出首批大学生见习实习基地以来,目前共有79家大学生见习实习基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留在东阳,参与东阳的建设与发展。
“建设大学生见习实习基地一举多得,既能优化吸引人才来东阳工作、创业的环境,丰富企业‘人才库’,也能为刚走出校门的青年提供一个逐步走向社区、走进企业的平台,减缓就业创业压力。”东阳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做好青年来东阳市企业实习见习工作,东阳市人社局对内鼓励市内重点企业申报创建大学生实习见习基地,依托见习实习基地开展创新创业能力系统化培训。对外与各大高校开展人才培养合作,并根据实习月数,按标准向大学生发放实习补贴。同时,为助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在东就业创业,东阳市人社局着力构建“政府、学校、企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四位一体保障机制,依托见习基地、创业孵化基地,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平台,并根据实际需求,建立培训工作部门联动机制,开展多元化就业培训服务。据统计,2024年东阳累计建设25家见习基地,发布见习岗位528个,为1836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1311”就业帮扶。牵头设立创业孵化基地13家,培育4家金华市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1家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助力大学生实现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