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青海省人社厅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抢抓机遇促发展总体部署,紧盯助企纾困稳岗、重点企业用工服务保障、有组织有规模转移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和职业技能培训等重点工作,积极实施就业提质增效行动,着力推动全省就业实现首季“开门红”确保“全年稳”目标。一季度,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57万人,完成一季度计划指标的157%,同比增长2.3%;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34.53万人次,完成一季度计划指标的143.3%,同比增长4.57%;城镇登记失业率1.6%,控制在3.5%以内,全省就业形势保持持续稳定。
助企纾困,稳定现有就业岗位。持续实施失业保险援企稳岗、助企纾困政策,截至3月底,为1.6万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失业补助金5328万元;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政策,累计降费减负2.19亿元;阶段性延长餐饮、零售、旅游等22个困难行业失业、工伤保险缴费期限,缓缴社会保险1083.7万元;实施失业保险技能提升补贴政策,发放技能提升补贴40.65万元,惠及职工328人次。
靠前对接,解决重点企业用工。依托服务保障协调机制,从政策扶持、留工培训、住房保障等方面,提出19条措施,夯实政策基础。多部门协同联动,加强重点企业调研,设立重点企业人社服务专员,落实“一企一策”对接服务,及时提供用工指导、岗位招聘、技能培训等常态化服务。西宁市、海东市、海西州结合实际,扩大服务保障范围,开展就业局长入企援企纾困活动,落实定期监测和动态服务措施。截至3月底,为20户省级重点企业保障用工6520人,完成一季度计划指标的159%。
抢抓节点,促进有组织规模化转移就业。紧抓一季度劳动者务工就业“窗口期”,启动“春暖农民工”服务行动,引导农民工等重点群体有组织规模化就业输出。持续开展“12+N”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会同11部门举办“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分行业、高频次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166余场次,发布岗位信息15.4万个。突出重点群体就业供给需求,印发有序恢复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工作的通知,持续开展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活动,引导劳动者外出就业。依托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机制,因地制宜组织劳动者外出转移就业。截至目前,全省共协调包机1架、专列6批次、包车271辆,全省17.3万名农民工实现外出返岗务工,其中有组织规模化输出6.65万人次。
多措并举,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加强实名制动态管理和服务保障,落实高校毕业生求职创业和吸纳就业等补贴政策,为8295名应届困难高校毕业生发放一次求职创业补贴829.5万元。统筹实施就业见习等基层服务项目,与省内国有企业和驻青单位征集对接,新批复17家就业见习基地。发挥经营性人力资源机构市场化、社会化职业中介作用,开展“公益直播”等线上招聘活动,配合各市州持续开展“大中城市联合招聘”“万企进校园”等就业专项活动,组织2000余家企业入校招聘,提供就业岗位超3万个。一季度,全省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登记就业率达到90.3%。
精准摸排,提升职业技能培训质量。持续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紧盯高校毕业生、脱贫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开展就业意愿和培训需求摸底调研,统筹安排培训任务。指导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开展“菜单式”“定向式”和“校企合作”等精细化培训,结合新兴行业、特色产业和就业创业需求,开展拉面、家政、刺绣和特种行业等专项技能考核培训工作,拓宽技能人才培育途径。一季度,全省累计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3.38万人次,完成计划指标的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