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高质量就业,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战略,袁州区积极开展高质量就业乡镇(街道)、村(社区)创建活动,不断推动政策服务延伸、强化工作队伍建设,创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全区28个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277个,新增就业人员7328人,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870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168人。
优化服务建立帮扶机制。为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该区根据上级文件要求,制定了《袁州区创建“高质量就业乡镇(街道)、村(社区)”实施方案》和《关于高标准创建高质量就业乡镇(街道)、村(社区)试点工作指导意见》,从就业工作的指标、平台基础建设、就业服务和政策落实情况等统一规范了标准和做法,为高质量就业创建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完善队伍建设提升能力。为了更好地开展和推进高质量就业乡镇(街道)、村(社区)创建工作,该区按照上级要求设立公共就业服务专职岗位,明确负责公共就业服务专职管理人员。并于7月9日举办了袁州区首期创建高质量就业乡镇(街道)、村(社区)工作业务培训会,14家创建单位分管领导、业务所长以及村(社区)书记和村(社区)业务骨干共46人都参加了业务培训学习,会议主要讲解了创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劳动力资源调查操作流程和评价标准,全力推动稳就业工作。
确定试点扎实推进工作。该区结合区位优势、产业特点,按照乡镇(街道)自主申报、择优推荐的方式,选取了5个乡镇(街道)、9个村(社区)开展试点工作。为确保创建工作的有序开展,该区努力实现了“一清楚、三到位”。一清楚是全面摸清就业创业底数,精准务实开展针对性帮扶,该区以基层人社所为单位开展劳动资源调查登记。目前,全区14个创建点共有劳动力人口104779人,已完成调查102041人,完成比例99%。三到位即:一是人员到位。各创建点均设置公共就业服务专岗、匹配专职、专管人员;二是设施到位。各创建点均已设立服务窗口,设置信息栏或电子显示屏,配备了有用于开展职业培训的多功能教室、“一对一”就业帮扶工作室、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室、存放档案资料的资料室,并悬挂相应的门牌标识、工作制度、办事流程,张贴了劳动力地图和作战图;三是服务到位。各创建点均配备了高拍仪和一体化查询机,通过一体机发布就业信息和就业创业政策,让办事群众对就业政策一目了然,同时,为了使失业人员尽快实现就业,该区根据其家庭情况、技能水平、培训需求及就业意向等情况,为其提供岗位推荐、培训指导、社保参保等全方位一条龙优质服务。目前,14家高质量就业创建单位社会保险参保率均达到了90%,其中,西村镇社台村达到了100%,让农民实现了向工人的转变。
据了解,目前已有铜鼓、高安、丰城、奉新、樟树、宜丰、万载、明月山管委会、经开区等宜春各县市就业单位来该区创建点学习交流。下一步该区将加大对创建“高质量就业乡镇(街)、村(社区)”工作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提升基层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力争促进全市就业局势更稳定、劳动者收入更高、就业创业环境更优、重点群体就业保障更充分。(刘梅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