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区人力社保局始终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当成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压实各方责任,凝聚强大合力,抓好就业帮扶,积极拓展就业渠道,鼓励和引导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建设,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强就业帮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对转移出去的,加强后续跟踪服务,落实脱贫劳动力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交通补贴等政策,尽量稳定岗位。截至目前,全区脱贫人口外出务工6744人(市外924人、区外市内2543人、区内3277人),较去年底增加54人;为852名贫困人口发放交通补贴5.43万元。对返乡回流的,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及时提供就地就近就业岗位。今年召开线上线下招聘会21场次,帮助脱贫人口实现单位就业56人;春节期间为28名脱贫人口提供专车出行服务;同时加强帮扶车间政策扶持,全区11个帮扶车间吸纳脱贫劳动力64人,发放就业示范奖补10万元;通过职业技能+创业+农技+实用技术等方式开展各类培训414人次。对市场无法解决就业的,精准开发公益岗位帮助就业。指导各街镇合理开发劳动保障、公路养护、助残服务等公益性岗位安置脱贫劳动力就业1269人(其中今年新增96人),发放公益性岗位补贴318.3万元、非全日制公益性岗位社保补贴0.47万元、农村服务型岗位补贴265万元。全区脱贫人口就业规模保持总体稳定。
做强人才队伍,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
一是优化实施方案。制定方案,分解细化5个大类20个小类任务目标,明确“十四五”乡村人才振兴工作的具体“施工图”。二是广泛招才引智。将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作为支持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内容,为我区重点农业产业引进6名高端人才。为街镇事业单位招聘医疗卫生、农林水利、文化旅游等紧缺人才等领域急需紧缺人才108名,招募“三支一扶”人员4名,回引农民工2000余人。三是提升人才素质。先后开展柑橘大实蝇技术培训、“新农村.新展望.新期待”主题培训等3000余人次。大力培育和发展农村本土人才,发展创业致富带头人23个,培育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10余家,新发展家庭农场13家。四是优化人才环境。打造“乡村人才服务站”和“乡村人才创梦园”,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社会人才开展乡村人才服务工作。紧扣区内新业态和特色产业发展需要,建成区级电商服务中心1个,培育电商主体2个(新市街道、邻封镇),打造街镇级服务站7个,且村级服务点也正在规划布点中。
强化创业服务,推动农民工返乡创新创业
积极开展“渝创渝新”创业促进行动,抓好创业开业指导和创业担保贷款、求职创业补贴等政策落实,鼓励有创业意愿的农民工敢创业、能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助力乡村振兴。在9月2日至3日的重庆市第四届农民工返乡创业大赛上,来自长寿区的返乡农民工杨进带着“村嗨cunHi.com”项目参赛,勇夺大赛三等奖,获得10000元项目补助资金支持,并将代表重庆市参加第二届西部农民工返乡创业大赛。同时,长寿区人力社保局荣获大赛“优秀组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