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江西新余:渝水区四项就业帮扶硬核举措助力乡村振兴

2021.07.07

为深入推进脱贫攻坚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有序衔接,新余市渝水区公共就业人才服务局通过开展就业技能培训、组织企业送岗下乡、落实一次性交通补贴政策、开发就业公益性岗位等四项就业帮扶硬核举措助力乡村振兴,截止到5月底,全区脱贫人口实现就业4422人。

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夯实脱贫成果。组织全区有培训意愿的脱贫人口、易返贫人口开展油茶种植、计算机、电工焊工等职业技能培训,提升他们的就业技能水平,帮助他们尽快实现就业,实现家庭增收,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1—5月份,全区共有20名脱贫人口、易返贫人口通过培训并顺利结业。

开展送岗下乡活动,助力脱贫人口就业。根据脱贫人口、易返贫人口就业需求,有针对性收集企业岗位信息,组织企业将岗位送进乡村、送到家门口,将企业用工信息编印成专辑,通过村干部派发到贫人口、易返贫人口手中,截止到5月底,全区开展送岗下乡活动3场,派发企业用工信息专辑4万余份。

落实一次性交通补贴政策,鼓励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持续加大脱贫劳动力就业实施有组织输出力度,其中,对有组织外出务工的脱贫劳动力,一次性交通补贴继续按照省内务工300元/人、省外务工500元/人标准进行补贴,截止到5月底,全区共为10名外出务工脱贫人口发放一次性交通补贴0.36万元。

开发公益性岗位,帮助脱贫人口家门口实现就业。针对全区脱贫人口、易返贫人口不能正常外出务工(含残疾人),在全区各村委(管理处)开发就业公益性岗位,实行不定时工作制,主要在本村(管理处)从事保洁、保绿、水库看护等,截止到5月底,全区共开发公益性岗位359个,有效促进脱贫人口、易返贫人口在家门口就业,家庭实现稳定增收。(邹三根)

  • 人口
  • 脱贫
  • 乡村
  • 全区
  • 新余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