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在广信区煌固镇华宇种植专业合作社内,葡萄种植户与客商忙着下单、采摘、分拣、包装。
在葡萄大棚内,一根根藤条缠满大棚,一串串黑紫、青翠欲滴的葡萄挂满枝头,果香阵阵惹人爱。50岁的贫困户章华品正在给葡萄套上水果专用纸袋,早些时候,他已经完成了果穗修整。“为了让葡萄长势更好,套袋以后,就会帮助其形成一个温室效应,使葡萄保持适当的湿度、温度,其不仅能帮助提升光泽,还能增加产量。”章华品说,过去村里没有产业,人们只能外出务工,如今村里的果园和菌菇基地给村民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130元一天,一年务工150天,一年收入近2万,还能兼顾家庭,吸引了不少人回到村里。“ 有事做,有饭吃,路也好走了,环境也漂亮了,再也不用愁了。” 章华品兴奋地说。
在荫荫葡萄架下,煌固镇副镇长卢细柳讲起煌固镇的故事:近年来,煌固镇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发展了一批产业扶持项目,并建立多元化的利益联结机制,既保证企业有效益、有发展,又让群众得到实惠、有动力,确保脱贫有实效、可持续。该镇贫困发生率从0.9%降至0.34%,目前形成了以猕猴桃、葡萄、菌菇、莲虾养殖等农业特色产业,共有种养殖专业合作社136个,解决了3000余人就业,其中贫困户300余人,年均务工工资超过1万元。产业有了,旅游火了,腰包鼓了,外出务工的村民纷纷返乡。
暮色将至,横竖交织的沥青马路,整洁怡人;一堵堵老墙粉刷一新,孝道文化跃然墙上;穿村而过的饶北河,碧波荡漾,万家灯火一盏盏亮起来。章华品沿着两岸的游步道,享受惬意生活,感慨道:“现在有事做,有饭吃,路也好走了,环境也漂亮了,再也不用愁了,真正奔了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