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事例

安徽巢湖:“精准”做好就业扶贫工作

2020.06.03

一是摸底调查精准,对接需求。巢湖市人社局依托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数据,摸清全市贫困劳动力底数,向乡镇、街道提供15466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基础信息,各乡镇、街道社保所建立动态监管机制,摸清已就业贫困劳动力就业情况和未就业贫困劳动力相关情况,包括未就业原因、就业意愿、技能水平等信息,与扶贫工作站及时沟通,实现信息数据互通共享,并将就业政策送到每一位贫困劳动力的手中,提升知晓率,增加就业机会。经摸底排查,巢湖市已就业贫困劳动力8290人,就学、参军等原因导致未就业的贫困劳动力7176人。针对贫困劳动者发布就业岗位信息156个,吸纳78名贫困劳动者在企业就业。

二是政策宣传精准,兑现补贴。依托各级就业服务平台宣传,印发3000份《巢湖市稳就业系列政策办理指南》、3000份《就业脱贫政策办理指南》和10000份《就业脱贫补贴政策清单》分发给各乡镇街道、村居社区。加强对村级扶贫专干的就业扶贫补贴政策指导,做到就业扶贫政策“应享尽享”。截止目前,累计发放各项就业扶贫补贴395.36万元,其中补贴企业175296.83元,补贴个人608200元。

三是技能脱贫培训精准,助力脱贫。今年技能脱贫培训工种较以往变化较大,更加注重实用性和实操性,如夏阁镇、苏湾镇的畜禽养殖培训班,中垾镇、槐林镇的果蔬种植培训班等。市人社局聘请巢湖市农委技术专家为贫困户劳动力开展讲座,通过理论与实操考核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细致讲解,并安排基地实践参观,确保学员听得懂、学得会、用得到。很多参训的贫困户表示,培训中学到的养殖和种植技术可以及时运用到畜禽养殖和蔬菜种植上面来,提高点收入,让全家的日子过得更好些。截止目前,共开设8个技能脱贫培训班,免费参加技能脱贫培训达180人,其中培训结束4个班、培训合格人数108人。所有参加培训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者,培训合格后还将按照相关规定给予每人500元的误工补贴。

四是督导扶贫车间复产精准,吸纳就业。市人社局工作人员督促就业扶贫车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为员工提供必要的防护措施,及时申报贫困劳动者应享有的补贴,做到防疫措施落实到位、员工排查管理到位、内部防控监督到位、抗疫物资发放到位,同时到现场办理车间补贴业务,扶贫车间复工复产补贴3家,资金0.95万元;扶贫车间吸纳就业一次性奖励2.1万元;4个扶贫车间全部于2月底实现复工复产,发挥了吸纳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的重要作用。共吸纳37名贫困劳动力了就业,月平均工资1300元。

五是扶贫公益性岗位开发精准,按需设岗。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改造、农村公路建设与管护、水利工程及水利设施建设与管护、河道巡查与管护、绿化造林等工作中挖掘岗位,如保洁员、乡村道路专管员、秸秆禁烧巡逻员等。疫情期间,市人社局联合林业、交通、扶贫等部门,对全市扶贫公益性岗位进行摸排,出台相关文件以及印发工作提示单,进一步规范扶贫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自2019年以来,扶贫公益性岗位累计吸纳2177多名贫困劳动力上岗就业。其中,为数较多的有保洁员712名,秸秆禁烧巡逻员688名等,防溺水看管员36名,防疫点值守员183名,保安29名,乡村道路专管员66名,河道巡护员7名,环保监督员17名,公厕管护员18名。


  • 扶贫
  • 贫困
  • 劳动力
  • 精准
四是督导扶贫车间复产精准,吸纳就业。市人社局工作人员督促就业扶贫车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为员工提供必要的防护措施,及时申报贫困劳动者应享有的补贴,做到防疫措施落实到位、员工排查管理到位、内部防控监督到位、抗疫物资发放到位,同时到现场办理车间补贴业务,扶贫车间复工复产补贴3家,资金0.95万元;扶贫车间吸纳就业一次性奖励2.1万元;4个扶贫车间全部于2月底实现复工复产,发挥了吸纳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的重要作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