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云南:决战一个战场,决胜两场“战役”

2020.02.27

“你们春节假期还没有结束,这么早回来干什么呢?”“你们回家的时间太少了,春节应该好好在家里面陪父母、老婆和孩子,为什么回来得这么早呢?”……看到驻村工作队员自愿放弃与亲人团聚的时间、主动投身并忙碌于脱贫攻坚一线,云南省剑川县马登镇玉龙村委会嘉禾登自然村年过七旬老人李福奎、李俊雄等人忍不住亲切询问。

精准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云南省扶贫办累计选派3批16名干部到玉龙驻村,脚踏实地助力玉龙、太平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4年的2520、4725元提高到2019年的11690、8595元,贫困人口从191户807人、63户256人减少至5户12人、3户11人,贫困发生率从32.5%、25%下降至0.47%、1.07%,玉龙村于2017年脱贫出列,并成功创建党建扶贫“双推进”示范点。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原本喜庆的节日蒙上了一层阴影,也打破了举家团圆、亲友相聚的传统,少出门、戴口罩、不串门成为了每个暖意盈怀村民的“标配”。

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党旗在飘扬。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玉龙村党总支和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

“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疫情发生以来,5名驻村工作队员迅速行动,不仅是脱贫攻坚战的“尖兵”,更是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排头兵”,始终冲锋在“战贫”“战疫”的第一线,决战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助力玉龙村坚决同时打赢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贫中之贫”歼灭战两场战役,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守初心、担使命”的职责。

抗击疫情和脱贫攻坚工作两不误

新冠肺炎发生以来,玉龙村始终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深入研究新冠肺炎防控特殊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各项重点任务,做到思想不乱、精力不散、工作不断,努力答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贫中之贫”歼灭战两张答卷。

2月4日,大理州委副书记袁丽娟、县委书记聂金辉等领导,到玉龙村检查指导工作,并与县、镇、村干部及驻村工作队员座谈,深入研究分析同时开展新冠肺炎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的思路与对策,切实做到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脱贫攻坚,两手抓、两手硬,两不误、两促进。及时建立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包保”机制,运用脱贫攻坚“户户清”工作成果,第一时间成立由村“两委”、镇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组成的5个工作组,“包保”6个自然村,并成立特别组重点“包保”疫情防控地区特别是湖北省回村人员家庭,织牢织密疫情防控网,确保高质量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防疫宣传和扶贫政策宣传同推进

玉龙村紧紧抓住群众集中居家防控疫情时间,充分利用微信群,通过悬挂警示标语、粘贴海报公告、发放宣传图册、播放喇叭广播等方式,大力宣传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政策知识。村团支部发布疫情防控志愿倡议,38名就读高等、中职院校学生用青春热血守护脚下的土地。67名党员主动学习疫情防护知识和脱贫攻坚政策,大力引导村民主动参与,树立文明新风,推进移风易俗,培育健康文明生活新方式,实现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外部帮扶与自力更生相促进。疫情发生以来,玉龙成功劝导12对情侣延迟举办婚礼,全村没有发生过客事办理和走亲串戚等人员聚集现象。

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贫中之贫”歼灭战双挺进

按照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要求,玉龙村“两委”、镇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切实扛起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个责任”,以6个自然村为单位,灵活采取多种工作方式,对春节前省外就学、务工回村的55人(武汉回村2人)进行登记并及时上报,按规定进行居家观察,目前一切正常。对剩下的“贫中之贫”5户12人,采取一户一策、挂牌督战,确保未脱贫人口时限内全部清零。围绕脱贫摘帽,主动查缺补漏,切实做好贫困退出考核评估准备工作,助推剑川县高质量脱贫。摸清劳动力信息、就业意愿和技能培训情况,超前研究谋划、对接落实用工需求,为疫情防控工作出现拐点后有序组织外出务工赢得主动。

推进疫情防控和稳定增收工作

为防止疫情进村入户,玉龙村结合6个自然村南、北两片的地理条件,吸收贫困家庭劳动力26人就近就业,分成4个小组,在玉龙和观邑2个路口设置登记站,持续管控出入村组的车辆和人员,妥善劝返和安置外来人员,坚决阻断疫情输入源。

人勤春早,玉龙村战疫不忘抢生产稳增收。《乌嘴坪片区苹果种植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300亩马铃薯种薯基地,云南省扶贫办驻玉龙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陆世军主动对接积极争取,以确保脱贫攻坚的质量和成色。为抢抓春耕前黄金时节,村委会主任高云庭携妻子及正在放寒假的儿子、女儿,戴着口罩忙碌于田间地头,示范带动更多群众以“小土豆”转动“大扶贫”……

落实公共卫生防疫和人居环境整治

为扎实做好公共卫生防疫工作,玉龙村聚焦美丽县城建设要求,争取资金20万元编制村庄规划,整治环境、清洁家园、阻击疫情、决战脱贫,统筹解决绿水青山与农业、农村、农民、农地的问题,引领团结奋进、和谐共融的美丽白村建设。天天坚持办公区和6个自然村的监测排查和消毒防护。争取资金25万元,安放垃圾箱30个、每个自然村3—8个,发放垃圾桶2500只、每户至少2只,每个自然村摆放废弃口罩专用收集桶2个。建立人居环境提升制度,安排专人打扫环境卫生,固定时间清运垃圾,有效预防疾病传播。争取资金40万元推进“厕所革命”,引导农户对粪污、畜禽养殖废物进行资源化利用、成肥还田。

疫情发生后,云南省扶贫办及时为每名工作队员配发口罩10个,剑川县为工作队配发酒精、洗手液和口罩,马登镇党委、政府及时送来猪肉,村党总支书记李佳才捐出火腿、马铃薯、干菜等,全力保障一线的物资需求。村内党员、群众团员等捐款12000多元,34名贫困群众持续出工出力,汇聚爱心、传递支持与关怀。高润金等脱贫群众表示,疫情面前决不当“旁观者”,自己是党和扶贫政策的受益者,现在要主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党员干部表示,贫困群众主动参与疫情防控,给我们上了生动一课,更是鞭策鼓舞,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就一定能够在玉龙村这个战场上赢得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贫中之贫”歼灭战的全面胜利。


  • 疫情
  • 脱贫
  • 防控
  • 玉龙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原本喜庆的节日蒙上了一层阴影,也打破了举家团圆、亲友相聚的传统,少出门、戴口罩、不串门成为了每个暖意盈怀村民的“标配”。 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党旗在飘扬。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玉龙村党总支和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 “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疫情发生以来,5名驻村工作队员迅速行动,不仅是脱贫攻坚战的“尖兵”,更是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排头兵”,始终冲锋在“战贫”“战疫”的第一线,决战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助力玉龙村坚决同时打赢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贫中之贫”歼灭战两场战役,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守初心、担使命”的职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