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让农民工变“新市民”——河南省郑州市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工作纪实

2019.09.17

近年来,河南省郑州市人社局坚持以推进农民工市民化为目标,积极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切实维护农民工劳动保障权益,推动农民工平等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努力营造关爱农民工的社会氛围,农民工市民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目前,郑州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超过73%,并被推荐为“全国农民工市民化工作突出典型城市”。

加强人文关怀 营造关爱农民工的浓厚社会氛围

一个城市越包容,对外来人口接纳程度越高,越有利于激发自身发展活力。

为鼓励农民工积极主动融入城市生活,把城市当做自己的家。近年来,郑州市人社局从加强人文关怀入手,相继开展了“十佳百优青年”“优秀农民工”“农民工返乡创业之星”评选以及“人社服务进工地”等活动,宣传农民工的先进事迹,树立农民工先进典型,激励广大农民工学习先进,努力工作,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尊重和关爱农民工的良好氛围。

“郑州是一座包容性很强的城市,我们一家人在郑州工作生活10年了,在这里生活有一种归属感。”近日,郑州市第十一届“十佳百优”转移就业青年、河南瑞贝卡大酒店常务副总经理赵洪波说。

郑州市人社局农民工工作处处长牛立勇介绍,郑州市已连续16年开展“郑州市十佳百优转移就业青年”评选活动,1870人被评为“十佳百优”转移就业青年,117人在郑州落户。2013年以来,郑州市有8名农民工被评为全国优秀农民工、10名农民工被河南省政府表彰为优秀农民工、75人被省、市政府表彰为农民工返乡创业典型、147名农民工被省、市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9名农民工被评为新市民就业创业明星,48名农民工被市政府评为优秀新市民。

在郑州市返乡创业农民工中,有105人分别当选为市、县、乡三级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227人成为村两委班子成员。“这反映出,农民工的社会地位在不断提升,在城市生活的归属感不断增强。”牛立勇说。

紧盯技能培训 帮助农民工掌握就业的一技之长

“一技在手,全盘皆活。”目前,农民工的技能水平总体偏低,多数从事中低端劳动,就业稳定性差、流动性大,融入城镇难度不断增大。因此,解决农民工的技能缺乏问题是当务之急。

“我在这里学习,培训不花一分钱,一天还发30块钱生活费,考取家政服务员职业资格证书后,学校还免费推荐我到郑州市区工作,我现在做月嫂每月能挣6000多块。”新密市超化镇龙潭村贫困劳动力冯书娟满脸笑容地说。

牛立勇说,为确保农民工在城镇高质量稳定就业,郑州市人社局紧盯培训这一关键环节,采取“双证并行”“互联网+监管”等有效举措,着力把培训工作做实、做细,并动员指导各类培训机构以提高培训效果和质量为目标,通过“订单培训”“以工代训”“送技能下乡”“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创业”等方式,灵活开展实用技能培训,以精准培训促进稳定就业。

2012年以来,郑州市组织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47.9万人次,60%以上的人培训后当年实现就业。仅今年1-8月份,郑州市共组织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3.85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3.2万人的120.3%。

完善政策措施 确保农民工享受均等化公共服务

农民工的市民化,最关键的是实现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近年来,郑州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的意见》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不断完善各项政策措施,为进城农村转移劳动力提供均等化就业创业、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

据了解,进城务工人员在郑州市登记失业半年以上,经申报被认定为就业困难人员的,可以优先安置到公益性岗位。“真没想到,我能在市区当上协管员,我很满意。”荥阳市王村镇王村就业困难人员罗晓媛高兴地说。

郑州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康中超介绍,郑州市现已建成覆盖全市社区(行政村)、街道(乡镇)、县(市)区的信息网络,共有1000多个网络节点,并接入了河南省“互联网+就业创业”信息系统的网络平台。进城务工常住人口在失业登记、技能培训、就业困难人员安置等方面,均享受市民化待遇和公共服务综合保障,吸引他们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

狠抓制度保障 切实维护广大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近年来,郑州市出台了一系列整治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法规性文件,建立健全了源头预防、动态监管、失信惩戒相结合的制度保障体系,定期召开由人社、建设、房管、财政、公安、工会等多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已实现欠薪治理从事后清欠向事前预防转变、行政协调向依法监管转变、集中清理向日常管理转变。

超前预防,实时监管,主动解决欠薪问题,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以前农民工兄弟来单位讨薪,如今企业主揪心农民工兄弟拿不到工资。”郑州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工作人员说。

目前,郑州市各级政府部门都设立了政府应急周转金,在建工程项目工资保证金覆盖率达96.8%、实名制管理覆盖率达94.97%、工资专户制度覆盖率达90.65%、银行代发工资制度覆盖率达80.06%,按月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比例为91.5%。2015年以来,郑州市相关部门累计为8.7万名农民工追发工资9.4亿元。

郑州市人社局局长李德耀表示,郑州市委、市政府把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成立了由33个部门组成的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涉及就业服务、劳动报酬、职业培训、社会保障、子女教育、进城落户、住房保障等一系列新的政策制度,已形成符合实际、具有郑州特色的农民工市民化政策体系,通过不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使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民工享有更多的权益和公共服务。(张杰)

  • 农民工就业
年来,河南省郑州市人社局坚持以推进农民工市民化为目标,积极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切实维护农民工劳动保障权益,推动农民工平等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努力营造关爱农民工的社会氛围,农民工市民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目前,郑州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超过73%,并被推荐为“全国农民工市民化工作突出典型城市”。 加强人文关怀 营造关爱农民工的浓厚社会氛围 一个城市越包容,对外来人口接纳程度越高,越有利于激发自身发展活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