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柳安置点高桥社区服务站
荔波县瑶山瑶族乡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全乡发展全局,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重中之重。始终把握“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的根本要求,着力搭建公共服务、组织管理、就业培训、结对帮扶四个平台切实解决好搬迁群众的生计保障和后续发展问题。
聚资源,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在三个安置点分别设立拉片社区服务站、高桥社区服务站、巴平力书社区服务站,精心设计配套党员活动室、阅读室、便民服务室、文化广场等活动场所,最大限度服务好搬迁群众。按照医疗保障要求,各搬迁安置点距离乡卫生院均不超过1公里。同时在搬迁安置点内设置卫生服务室,极大地方便了搬迁群众看病就医,2018年以来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家庭医生签约率均达到100%。为切实解决搬迁群众子女就近就学的问题,在拉片和梦柳搬迁安置点内均设有幼儿园和小学,捞村安置点在选址上距离幼儿园和小学不超过1公里,并落实好教育扶贫的相关补助政策。
建机制,搭建组织管理平台。规范安置点组织活动阵地,组建党建工作站,设置党群活动室、信息公开栏等便民设施,建立一支优秀的党员服务队伍,实行“一帮一”结对帮扶制度,帮助搬迁户协调解决各种问题。升级党支部管理机制。整合巴平力书安置点原巴平村、力书村党支部,成立巴力联合党支部便于安置点党员管理。形成“党组织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管理模式,通过划定区域职责,明确安置点内各路段“路长”,让搬迁群众自己参与安置点内环境整治、垃圾处理、道路维护等。加强安置点党员管理。认真落实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员积分管理等基本制度,注重将易地扶贫搬迁中涌现的优秀分子、致富带头人等及时吸纳进党组织。
促发展,搭建就业培训平台。积极开展以需求为基础的订单式技能培训,通过一系列家政服务、厨师、旅游从业、种养殖技术培训对易地扶贫搬迁贫困劳动力进行全覆盖培训。2018年以来共培训贫困群众达1500余人次。乡人社中心通过积极对接乡境内企业、经营户了解用工需求,在用工上坚持贫困户优先原则,搬迁群众可就近就地就业。目前已实现50余人稳定就业,月收入可达到1500元至2500元之间。在拉片移民安置点打造13间扶贫车间,目前已提供稳定就业岗位24个,带动就业50余人。
抓沟通,搭建结对帮扶平台。持续完善网格化管理机制,成立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专班,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网格员共同抓的工作格局。落实搬迁对象责任包保制,要求网格员定期开展入户回访工作,确保群众搬迁后有生计保障,有后续发展措施,生产生活有人关心,提高和巩固易地扶贫搬迁成效。在三个安置点和县城安置点分别明确3名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专员,跟踪做好搬迁群众的服务工作,在旧房拆除、土地流转、子女转学、再就业等问题上给予大力支持,做好搬迁后对接服务管理工作。(覃若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