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事例

宁夏固原:推动转移就业助力脱贫攻坚

2019.07.17

今年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坚持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推进就业扶贫的重要举措,全力以赴帮助贫困劳动力就业。截至6月底,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9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96.67%;实现转移就业收入35.88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55.2%。

固原市紧盯市场需求、企业需要、群众意愿,以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为重点,采取“就地培训”“订单培训”“定向培训”等方式,将培训与用工需求结合起来,多渠道开展技能培训。该市开展闽宁“校企联合”办学,由福建飞毛腿高级技工学校在原州区设立教学点;组织西吉、隆德、彭阳县职业中学的508名学生到福建企业顶岗实习,确保每户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至少有1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掌握一技之长。截至6月底,全市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47万人,其中农村建档立卡劳动力8800人;10552人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在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新疆、内蒙古和银川等区域重点用工企业劳务协作对接的基础上,固原市重点加强与福建对口帮扶地劳务协作,深入挖掘适合固原市农村贫困劳动力外出就业的岗位,组织举办了闽宁劳务协作座谈会暨闽宁劳务协作对接服务平台培训班,建立了务工人员信息交流平台。同时,该市落实闽宁劳务协作奖补政策,发挥现有7家驻福建劳务管理站的跟踪管理服务职能作用,在回族务工人员较集中的企业设立回民灶,帮助务工人员适应新环境,实现稳定就业。截至6月底,全市向福建转移农村劳动力2451人。

固原市还着力推动就地转移就业,通过扎实推进就业扶贫百千万行动,累计建立就业扶贫基地44个,吸纳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674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2775人。同时,该市结合旧城改造、大县城建设、危房危窑改造,生态建设、美丽村庄、农业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加强与住建部门联系,争取在同等条件下,市、县(区)重点投资项目使用当地劳动力。截至6月底,全市区内转移就业20.32万人,占转移就业总数的71.88%。

为强化就业政策宣传,该市在加大企业用工信息采集力度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固原掌上就业创业”微信平台作用,多渠道发布各类用工信息3.6万条,举办各项招聘会40场次,提供就业岗位5万个,5422人达成就业意向。

  • 转移
  • 劳动力
  • 固原
  • 推动
  • 农村
截至6月底,全市向福建转移农村劳动力2451人。 固原市还着力推动就地转移就业,通过扎实推进就业扶贫百千万行动,累计建立就业扶贫基地44个,吸纳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674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2775人。同时,该市结合旧城改造、大县城建设、危房危窑改造,生态建设、美丽村庄、农业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加强与住建部门联系,争取在同等条件下,市、县(区)重点投资项目使用当地劳动力。截至6月底,全市区内转移就业20.32万人,占转移就业总数的71.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