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

还原职业资格证书真实“含金量”——访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袁良栋

2019.06.05

违法成本低成“挂证”乱象诱因

记者:职业资格“挂证”现象为何难消除?

袁良栋:2018年9月国务院第六督查组对建筑工程企业、注册人员、中介机构等明察暗访发现,在建筑工程领域包括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等在内的多种执业资格注册人员长期普遍存在“挂证”现象。根据相关估算,“挂证”市场交易额每年至少几十亿元,甚至可达百亿元。

近年来“挂证”乱象屡禁不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从企业来说,企业经营过程中(项目招标、企业资质认定、投融资、市场营销、企业形象和品牌推广等)对证书有客观需求。很多企业要想进行资质升级、年检、保级或者投标,就必须有相当数量的注册人员。为了节省人力成本,很多公司不愿招聘这么多持证人员入职,于是便想出了“租证”的方法。另外,企业违法成本较低,也让“挂证”成为业内“潜规则”,甚至是“明规则”。

持证者来说,有些持证者不顾职业道德和从业规范要求,通过“挂证”积累“职业经历”,获取经济利益。与风险相比,持证者往往被收益所吸引。

从市场监管来说,相关管理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配合,监管力度还需加大。另外,不少“挂证者”的劳动合同、社保等假的证明材料,准备得越来越完备,不容易被发现。即便是被发现,不少地方对相关企业和“挂证者”也没有严格的处罚措施。因此,监管不到位是乱象滋生的原因之一。

“挂证”严重破坏人力资源市场秩序

记者:“挂证”一族的存在对社会有何不良影响?治理“挂证”乱象为何迫在眉睫?

袁良栋:一是破坏市场合法诚信经营和市场公平竞争秩序,严重干扰市场生产经营秩序,在很大程度上会带来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安全风险,尤其是在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领域,带来一定的生产安全、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安全隐患。

二是“挂证者”的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违反了证书约定的从业规范和职业操守,对证书的信誉和效用带来负面影响。“挂证”严重干扰了人力资源市场公平、规范、竞争有序的就业环境和市场秩序。

三是这种现象的存在是对社会道德诚信和公平正义践踏,是对政府公信力和监管能力的挑战。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相关部门市场监管能力存在短板,也体现了推进“放管服”改革的复杂性和困难。

加强市场监管提高违法成本

记者:应如何治理“挂证”现象?

袁良栋:近年来,有关部门加大了对“挂证”现象的清理整顿力度,尤其是今年3月份以来,相关部门及时对全国范围的违法“挂证”乱象进行彻查,对违法中介机构进行清理整顿,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面临着不少难题。由于监管手段有限,处罚力度较轻,难以形成有效震慑,“挂证”现象仍屡禁不止。

因此,为了根治这一乱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进一步简化企业生产经营服务等活动资质认定和审查,多部门联动,加强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中事后监管,加大对“挂证”企业的处罚力度。对违规使用“挂证”人员的单位予以通报,记入不良行为记录并列入“黑名单”,向社会公布,对其申请企业资质延续、增项、升级等有关事项进行重点审查;对违规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也将依法依规从严查处,限期责令整改,对情节严重的给予行政处罚,直至吊销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

其次,进一步规范持证者的从业规范和职业操守,明确违规使用行为的处罚。对违规的专业技术人员,可借鉴部分地区的做法,有关部门可撤销其注册许可,自撤销注册之日起一定年限之内不得再次申请注册,记入不良行为记录并列入“黑名单”,向社会公布,并在其重新申请注册许可时进行重点审查,大大提高“挂证者”的违法成本。

最后,在市场监管方面,还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相关部门的信息沟通和共享。打破信息壁垒,实现全国社保信息联网,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证分离”的现象,但至少能堵住“挂证者”在企业“假注册”的漏洞,会增加“挂证”企业违法成本,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挂证”乱象。同时,进一步发挥消费者的监督作用,畅通投诉机制。

记者:如何完善科学、合理、可持续的职业资格证书监督制度?

袁良栋:一是完善职业资格立法,明确职业资格证书效用、从业规范和职业操守;二是建立和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审验、备案和查询制度;三是建立证书的注册管理和资格保持制度;四是健全职业资格退出机制,对违规的人员采取停业、证书吊销和终身职业禁止的处罚;五是健全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目录动态更新机制;六是强化“挂证”所涉及领域和行业的相关部门和行业组织的监管责任。(黄晓云)

  • 职业资格
记者:如何完善科学、合理、可持续的职业资格证书监督制度? 袁良栋:一是完善职业资格立法,明确职业资格证书效用、从业规范和职业操守;二是建立和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审验、备案和查询制度;三是建立证书的注册管理和资格保持制度;四是健全职业资格退出机制,对违规的人员采取停业、证书吊销和终身职业禁止的处罚;五是健全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目录动态更新机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