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

贵州黄平:推进农村产业脱贫攻坚“春季攻势”

2019.03.20

今年以来,为贯彻落实贵州省委、省政府2019年的脱贫攻坚春季攻势行动令,黄平县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以发展辣椒为主的蔬菜种植产业、推进糯小米为主的特色杂粮产业、杂交狼尾草为主的优质牧草产业、适度规模发展吊瓜和百香果等新兴果品产业、育肥肉牛及生猪养殖业,推进农村产业与贫困农户利益联结,带动贫困群众实现持续稳定增收。

坚持“优势产业优先发展,优势品种率先突破”的原则,以200亩以上坝区结构调整为平台和抓手,发展蔬菜、糯小米、中药材、蓝莓、牧草种植、林下经济、稻鱼综合种养等特色优势产业,从而实现牛存栏达10万头以上,猪存栏达20万头以上;种植牧草面积达到2.5万亩以上,规模养牛场达150 家;生态家禽出栏75万羽,稻田养鱼8万亩;蔬菜面积8万亩,中药材6万亩、糯小米1万亩,实现禽蛋产量790万吨。

按照“主导省内市场,抢占省外市场”的目标,畅通销售渠道,稳定产销关系,加强产销调度,着力把黄平县建设成为凯里、贵阳、杭州、重庆、广州、深圳等城市的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组织力量对该县特色优势农产品的市场形象、市场价进行分析研判,有针对性地指导农业企业、合作社和种养殖大户做好分拣、包装、加工、储运等工作,利用好杭州市拱墅区与该县对口帮扶机遇,组织开展农产品展示推介活动,面向珠三角、长三角等发达地区开设销售窗口。

将以200亩以上坝区结构调整为依托,分批次引进全国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营销渠道,引导一批有实力的企业共建农产品直销直供基地,鼓励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加强科技创新,优化产品结构,强化品牌建设,加大“三品一标”认证,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围绕产业发展技术瓶颈和需求,与目标市场、产地条件、产业基础结合,着力健全农技推广服务队伍,大力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现有各类国际国内先进实用技术,减少科技攻关时间和成本,突出本地需求、实用高效。

此外,黄平县还将围绕主导产业布局和产业发展需求,建立完善农业专家精准服务机制,发挥好县、乡、村三级技术专家作用,开展万名专业技能骨干和农民培训,确保每个培训对象掌握 1-2 门专业技能,提高群众综合素质、生产技能和自我发展能力。(吴忠寿)

  • 产业
  • 推进
  • 农村
  • 脱贫
  • 攻坚
年以来,为贯彻落实贵州省委、省政府2019年的脱贫攻坚春季攻势行动令,黄平县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以发展辣椒为主的蔬菜种植产业、推进糯小米为主的特色杂粮产业、杂交狼尾草为主的优质牧草产业、适度规模发展吊瓜和百香果等新兴果品产业、育肥肉牛及生猪养殖业,推进农村产业与贫困农户利益联结,带动贫困群众实现持续稳定增收。 坚持“优势产业优先发展,优势品种率先突破”的原则,以200亩以上坝区结构调整为平台和抓手,发展蔬菜、糯小米、中药材、蓝莓、牧草种植、林下经济、稻鱼综合种养等特色优势产业,从而实现牛存栏达10万头以上,猪存栏达20万头以上;种植牧草面积达到2.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