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

江西永丰:“三个全面”做好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工作

2019.03.18

近期,江西省永丰县人社局积极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做好国家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采取有力措施,举一反三,全面开展自查自纠,坚持边查边改、立行立改,全力以赴抓好整改工作,确保如期完成整改任务。

一、迅速展开行动,全面掀起整改热潮。

坚持政治导向,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对标对表,不折不扣的完成整改任务,并把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和省市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贯穿于全局2019年就业扶贫全过程。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为从严从实抓好整改工作,成立就业扶贫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两名分管领导和就业局主要负责同志为副组长,相关单位、股室为成员,从高位推动整改工作落实落地。二是制定整改方案。结合省、市、县整改工作要求,及时制定了永丰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工作重点和整改措施,确保按照时间节点要求全面如期整改到位。

 二、立即梳理排查,全面摸清基本情况。

坚持问题导向,紧盯巡视反馈指出的扶贫车间问题,县人社局班子成员立即分成7个组于2月底3月初对全县83个扶贫车间进行专项梳理排查,通过现场查看资料台账、电话随机抽查、访谈等形式,全面摸清我县扶贫车间基本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摸排中发现了一些共性问题:台账不规范,发放工资用现金形式,比较随意。部分扶贫车间贫困劳动力就业信息,如姓名、电话号码与墙上登记人员信息不一致。大部分扶贫车间与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已到期但未重新续签合同。一些贫困劳动力要务农,又要在车间上班,加上部分扶贫车间属于农业季节性产业,导致贫困劳动力就业时间短且不稳定,流动性较大,工作时间未达6个月,难以落实扶贫车间补贴。

   三、建立长效机制,全面巩固整改成效。

坚持效果导向,注重源头治理,着眼长期效果,本着“问题不查清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放过、群众不满意不放过”的原则,根据梳理摸排情况,于3月11日上午召开局务会专门听取扶贫车间摸排梳理情况汇报,全面厘清存在的具体问题、整改措施、整改时限,针对梳理排查发现问题进行全面整改,建立长效机制和整改台账,确保问题整改不留死角。一是规范扶贫车间台账资料。按照就业扶贫需求,因地制宜建设扶贫车间,实现一个车间一套规范台账,督促进一步完成扶贫车间工资台账标准,做好信息登记。关于贫困劳动户工资发放问题,要求车间提供银行流水等有力凭证,以便更好落实扶贫车间奖补政策。二是做好扶贫车间监测统计。要求各乡镇加大监督力度,跟踪掌握贫困劳动力在扶贫车间就业动态,每月及时上报贫困劳动力在扶贫车间的就业信息至县就业局,县就业局根据上报信息及时更新上墙,动态掌握车间内贫困人员就业情况。三是加强扶贫车间指导帮扶。督促指导扶贫车间负责人及时与合同到期员工续签劳动合同或务工协议,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同时向员工普及劳动法相关知识。四是规范扶贫车间管理制度。要求扶贫车间采取公司制度管理,实行员工上班签到制度,累计打卡满足6个月,积极落实补贴申报,对于条件符合的加大资金拨付力度和进度。鼓励有实力的车间实现规模化、扩大化生产,加强管理,进一步发展相关产业链。五是做好扶贫车间后续帮扶。按照就业扶贫需求,因地制宜建设扶贫车间,对于确实运行困难的车间,建议摘牌处理,并对扶贫车间摘牌关停的导致失业的贫困群众的就业情况,针对不同的就业需求和技能特点,通过实施技能培训、引导转移就业和就业扶贫专岗安置等渠道,提供切实有效的帮扶措施。( 张小明)

  • 车间
  • 扶贫
  • 整改
江西省永丰县人社局积极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做好国家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采取有力措施,举一反三,全面开展自查自纠,坚持边查边改、立行立改,全力以赴抓好整改工作,确保如期完成整改任务。 一、迅速展开行动,全面掀起整改热潮。 坚持政治导向,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 对标对表,不折不扣的完成整改任务,并把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和省市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贯穿于全局2019年就业扶贫全过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