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聊城市紧紧围绕识别、退出和项目实施等关键环节,用心识真贫、用情真扶贫、用力扶真贫,确保扶贫政策真正精准地惠及贫困人口。两年多来,全市共实现466个省扶贫工作重点村退出、24.77万贫困人口脱贫。
精准识别有序退出。统筹扶贫、审计、财政等11个部门数据资源,综合运用大数据等新技术,充分开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据清洗比对。组织县、乡、村三级机关干部对疑似问题进行了核查整改,市扶贫办、市审计局及时对整改情况进行联合督查。根据省扶贫对象动态调整要求,按照“两不愁三保障”核心标准和退出程序,认真扎实做好贫困退出、返贫认定工作。
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各级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0.9亿元,整合涉农资金8.8亿元,发放小额扶贫贷款11.9亿元,为精准扶贫特别是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全市利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整合的涉农资金实施的产业扶贫项目达1135个,为带动贫困人口增收脱贫提供了有力保障。扶贫产业稳步发展。立足聊城特色优势,加快推进扶贫产业项目建设,逐渐形成以蔬菜大棚、养驴、光伏等特色产业为代表的扶贫产业体系。截至目前,全市建成规模以上标准化养驴场207家,其中100家扶贫养驴场运营良好,毛驴存栏规模近10万头;建成高效集约蔬菜温室大棚7.47万个;在453个村实施光伏扶贫项目,总装机容量达16.6兆瓦。(记者 孙亚飞 通讯员 孙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