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

凝聚人才顺畅有序流动的社会共识

2019.02.26

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马抗美:

引导人才向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基层一线流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打破人才流动的各种障碍。这涉及改革的方方面面,不是一个地域、一个部门、一个环节可以解决的。因此,建议由中央牵头,成立引导人才向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基层一线流动的领导小组,做好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并指导地方抓紧落实。

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高鸿钧:

无序的人才竞争造成国家科研资源的浪费,造成国家杰出人力资源的浪费,不利于科技创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大局,助长了不良的学术生态环境。只有建立良性有序的杰出人才流动机制,才能有效地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为科技强国梦的实现贡献力量。

复旦大学社会学教授于海:

大城市一般处于中心地位,是经济资源的整合地,也是高新技术的研发地和使用地,对人才有“虹吸效应”,人才的身份认同感和归属感更强,这是小城市、欠发达地区难以提供的。除了工资待遇、社会保障等众所周知的“硬条件”,吸引人才还要看“软实力”。一线城市充满新鲜感和包容度,有充足的个人发展空间。想吸引人才,首先要理解人才,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武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桂昭明:

科学的人才流动机制的形成不仅需要政府的促进,更重要的是要依靠市场机制“无形的手”的力量和企业用人主体作用的发挥。因此,社会对个人价值的重视和保护、人才市场机制的充分发挥、完善的人才市场公共服务体系和活跃的人才中介机构、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大突破、民营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政府有效的宏观调控等是科学的人才流动机制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实现人才有序竞争以推动人才合理流动的前提。 任丽整理

  • 人才
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马抗美: 引导人才向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基层一线流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打破人才流动的各种障碍。这涉及改革的方方面面,不是一个地域、一个部门、一个环节可以解决的。因此,建议由中央牵头,成立引导人才向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基层一线流动的领导小组,做好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并指导地方抓紧落实。 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高鸿钧: 无序的人才竞争造成国家科研资源的浪费,造成国家杰出人力资源的浪费,不利于科技创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大局,助长了不良的学术生态环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