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

云南独龙江:一跃千年奔小康

2018.11.12

独龙江乡位于云南省贡山县西部,是中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独龙族唯一聚集的地方,是中国独龙族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区(已于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是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的核心区之一。全乡辖6个村委会,26个自然村落,41个村民小组,1136户4172人,独龙族人数占总人口数的99%。

一组数据来看独龙江乡的脱贫攻坚成绩:全乡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72户665人,2017年年底全乡共脱贫157户615人,其中迪政当村脱贫45户175人,龙元村脱贫28户119人,献九当村脱贫6户25人,孔当村脱贫41户159人,巴坡脱贫25户93人,马库脱贫12户44人。截至2017年底,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2069.07万元,农民人均经济纯收入4971元。全乡共有6个行政村2017年底已有5个村在脱贫村之列,目前全乡迪政当村建档立卡15户50人未脱贫。2018年计划完成迪政当村“摘帽”,计划脱贫15户50人。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独龙江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扶贫部门的关心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县的各项扶贫开发工作部署,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6.10.5”脱贫出列标准,结合当前“三区三州”及中央、省、州的相关政策,围绕八大提升行动,以实干的精神和务实的作风,团结带领全乡干部群众,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精准的措施,不断强化意识、明确责任、拓宽思路、完善机制、落实帮扶项目、解决农村实际困难,以万分的热情,凝心聚力,抢抓机遇,实现独龙江乡2018年底率先脱贫

精准谋划,以更明晰的思路引领脱贫。夯实基础,摸清真情。通过逐户走访、核查信息、完善台账,结合全乡脱贫任务情况,将全年目标任务分解到分解到村、落实到户。根据贫困村、贫困户标准,组织乡村组干部和党员群众代表走访了解贫困家庭的经济、劳动力等情况,做到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并严格按照相关程序对贫困户进行筛查。目前,2014至2017年实现脱贫157户615人,迪政当村目前还有15户50人还没有达到脱贫标准,2018年年底预计实现全乡整体摘帽。

抓住关键,找准路径。建立并严格执行扶贫对象和需求清单、扶贫目标和时限清单、扶贫措施清单和脱贫责任清单“四项清单”制度,绘制脱贫路线图,挂图作战,确定工作重点,扎实推进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和兜底扶贫。

强化保障,压实责任。成立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并根据人事变动及时调整和充实了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分管领导亲自抓各项扶贫工作的落实,有专人专门负责扶贫日常业务工作,做到了脱贫攻坚工作日常化,常抓不懈;结合工作实际派驻贫困村驻村工作组,及行业指导员;要求驻村工作组人员工作重心必须集中在联系村,常下村、常入户、常下地,对下联系实际帮扶到户,对上根据需求积极争取项目,主要加强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

精准发力,以更有效的举措推动脱贫。安居工程保障群众住房问题。根据帮扶项目规划,积极推进安居工程和整村推进项目建设。整乡推进整族帮扶期间共建成安置点26个,安居房1068户,建成安居房配套厨房682间,投入资金760万元,受益682户群众。实施幸福公寓项目,通过进一步的数据复核,筛选出重点帮扶户符合房屋改建或安居房建设项目,建设幸福公寓20套,总投资224.5万元(巴坡7套,献九当6套,龙元3套,孔当4套),幸福公寓建设好后,有效解决独龙江乡部分农户住房不达标问题。

基本生活保障让困难群众无后顾之忧。建立贫困人口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对符合低保条件的对象依程序纳入农村低保范围,以维持其基本生活。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全乡累计各项民政资金支出24.07万元,发放救灾棉被201余床,累计受益人口达40余户,其中,发放农村“低保”金15.79万元、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38万元、五保户供养补助4.32万元、孤儿生活补助1.099万元、救灾救助0.19万元、其它补助0.896万元。

就医保障解决困难群众看病问题。加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条件,完善新龙村卫生室设施,促进贫困人口更加均等地获得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逐步解决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全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达4032人,城镇医疗参合人数72人,参保总金额595500元,参合率达100%,大病保险实现全覆盖;建档立卡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100%。

十四年免费教育解决教育至贫问题。全乡学校占地总面积达2.37万平方米、生均38.98平方米,校舍总面积1.33万平方米,中小学在校生605人(小学在校生382人,初中在校生142人,学前学生81人),幼儿园在校生有53人。全乡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00%,巩固率100%。“两基”工作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改革稳步推进,“两免一补”政策得到落实,“控辍保学”工作紧抓不放,“两基”档案严格管理,扫盲工作常抓不懈;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独龙族贫困户实现从学前班到高中十四年免费教育。

产业扶持保障群众稳定增收。2017年底全乡大小牲畜存栏23679头(只),出栏12210头(只)。目前累计种植草果66086.5亩,重楼1640.6亩,花椒8700亩,核桃8000亩和茶叶94.5亩,扶持独龙鸡、独龙猪养殖80户,建成独龙原鸡保种和控繁基地1个,完成独龙牛投放1153头,建成草果烘干厂1个,独龙峰4625箱,珠海扶持羊肚菌种植项目365亩投资500万元(珠海投资200万县级整合300万)。2017年全乡草果收入接近1500万元,人均增收4134元。全乡草果产量达742吨,花椒产量240公斤,核桃产量770公斤,板栗产量440公斤和茶叶641公斤;蜂蜜产量9851斤。发放草果35万苗,洋芋种8吨,羊肚菌260亩。发放重楼种植补助资金140万元、六个村委会重楼种植示范点补助资金25万元和1万箱蜂箱项目补助资金100万元。截至2017年底,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2069.07万元,农民人均经济纯收入4971元。

基础设施建保障群众出行问题。建成了31个村民文化活动室、28个篮球场、84个卫生公厕和22个垃圾焚烧炉,完成了各村组路面硬化和各村排污沟、庭院整治、人畜饮水工程项目建设。除此之外,截至2017年底,全乡建成水泥和沥青公路达150公里,通组公路达27公里, 新开挖孔3条公路总长25.7公里,完成了巴坡孟顶至米里王全长3.5公里生产路建设,硬化6条通组公路25.5公里。建成鲁腊、斯拉洛、拉王夺永久性跨江大桥3座,红星和普卡旺两座永久性跨江大桥建设正在有序推进,建成人马吊桥11座等基础工程设施。

宣传教育促进群众脱贫。深入开展“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暨“自强、诚信、感恩”主题教育活动,抓好因酒致贫、因懒致贫、因赌致贫“三类人员”取消低保政策宣传动员工作,落实“大干大支持,不干不支持”和“先干先补,不干不补”激励机制,通过全国扶贫日表彰了一批脱贫先进工作者和脱贫光荣户,对每户脱贫光荣户进行奖励,纠正群众“不以贫为耻,反以贫为荣”的错误思想,营造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

严抓风纪,以严格制度加强扶贫项目和资金管理。及时对我乡项目和资金的情况进行了检查,严格全乡项目和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对检查、审计中发现的问题,特别是截留、挤占、挪用、贪污、挥霍扶贫资金的,一查到底,确保扶贫资金充分发挥其使用效益。

要求参与项目建设和管理的单位要明确各自责任,坚决落实项目建设责任制。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实现主要领导目标责任制,分管领导岗位责任制落实责任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项目建设有序实施。同时做好本级和村级配套资金的筹措。在资金的使用管理上,严明了纪律。要求不准随意调整项目,所有资金不能挪作他用,要求各村将项目资金的计划分配、使用情况、实施情况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云南省扶贫办供稿)

  • 脱贫
  • 全乡
  • 扶贫
  • 项目
龙江乡位于云南省贡山县西部,是中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独龙族唯一聚集的地方,是中国独龙族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区(已于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是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的核心区之一。全乡辖6个村委会,26个自然村落,41个村民小组,1136户4172人,独龙族人数占总人口数的99%。 一组数据来看独龙江乡的脱贫攻坚成绩:全乡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72户665人,2017年年底全乡共脱贫157户615人,其中迪政当村脱贫45户175人,龙元村脱贫28户119人,献九当村脱贫6户25人,孔当村脱贫41户159人,巴坡脱贫25户93人,马库脱贫12户44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