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省金寨县汤家汇镇红军街街口的一间店铺里,3名创业者正忙得不亦乐乎。其中一名个子不高,却十分精干,他叫张传峰,今年34岁,是汤家汇镇竹畈村河坪组村民。
张传峰身高不足1.4米,同时身患残疾,2014年被定为贫困户。 如今, 他在创业担保贷款扶持下, 通过发展养殖业、 做电商, 不仅摘掉了贫困帽子, 还吸引了一名年薪曾有20多万元的白领和一名朝气蓬勃的 “90后” 加盟与其共同发展, 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 “小能人”。
张传峰说, 虽然身体残疾、 家境不好, 但他从来没觉得比别人“矮半截”。 而在村里人眼中, 张传峰是一个 “不安分” 的人。 他开过小卖部,卖过烤鸭, 还倒腾过水果。虽然这些经历没有让他摆脱贫困,但他从没放弃过创业梦想。
2015年, 张传峰看到村里有人养羊且收入不错, 他立马上门虚心请教, 回到家后说干就干, 把自家附近的闲置山场圈了起来, 建起简易羊舍买了10多只羊羔放养, 从此当起了 “小羊倌”。 他购买了大量养殖技术书籍, 平时书不离手, 上山放羊看书, 晚上再累, 也挤出时间看书。 逐渐地, 他从 “门外汉” 成长为养殖能手。
2016年, 在金寨县人社部门的帮助下, 他申请到1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 成立了美羊羊家庭农场。 当年, 农场的养羊规模达500余只,同时, 他还养了700余只黑鸡。 也就在这一年, 他的销售收入突破10万元,一举摆脱了贫困。
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 如何进一步开拓市场成为摆在张传峰眼前的一个现实问题。
张传峰说, 从2016年下半年起, 他在放羊时, 除了看书, 多了一件事———在手机微信上接单。 从微信好友、 老客户推介做起, 渐渐地, 凭借着产品的良好品质, 销量不断攀升, 慢慢超过了线下交易量,平均每天从微店发出的产品订单额超过了2000元。
有了新的销售渠道, 张传峰并没有 “保守”。 在销售自己养殖的山羊、 黑鸡的同时, 他利用自己的微店平台, 客串起了 “经纪人” 角色,热心帮助当地的村民销售蜂蜜、 土鸡蛋、 小河鱼等特色农产品, 帮助村民增收。
今年9月底, 汤家汇镇建立了一条红色街区———红军街。 张传峰在这里租了两间门面。 这一次, 这个 “小个子” 要 “玩大的”———不仅要开土特产销售门店, 还要进军淘宝平台。 所以有这样的底气, 一方面是他今年参加了人社局举办的网络创业培训, 学到了网络创业的基础知识; 另一方面, 是他结识了两位志同道合的 “合伙人”, 一位是王玲,36岁的她本科毕业后在苏州做企划多年, 返乡前已有20多万元的年薪;另一位是 “90后”余忠义,他在常州等地从事过广告行业和网络代购。
3人经过详细谋划,在淘宝网开了一家 “大别山养生山珍馆”。 他们在店铺里推出的羊肉、 黑鸡、 峰蜜、小河鱼等20余种当地特色农产品,一上架就成了抢手货。
“开业一个多月, 店铺级别就到一个 ‘钻’ 了, 平均每天营业额有3000多元, 加上微商平台销售出去的, 月累计销售额能达到20万元。”张传峰说,目前店铺产品最远已销售到了云南、甘肃等省份。“我的目标是把店铺品牌打起来,把我们这里更多的土特产品销售出去,带领更多的贫困户像我一样脱贫摘帽。”(潘宗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