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风采

外来媳妇 扶贫先锋——记汤阴县白营镇徐庄村扶贫专干施瑞静

2018.10.29

“我们村的扶贫专干没得说,对工作认真负责,不管安排啥任务从没有推脱过,经她整理的档卡资料就挑不出毛病。她还是个热心肠,原来村委会没有电脑,她就把自家的电脑搬到村委会用于工作;看到扶贫队员有时加班加点来不及吃饭,她就从自己家拿来鸡蛋煮熟给大家分……”10月23日,一走进白营镇徐庄村村委会,得知笔者是专门来采访村里的扶贫专干,村支委徐井德便禁不住首先夸赞了起来。

让徐井德赞不绝口的扶贫专干叫施瑞静,今年32岁,2011年从濮阳嫁到了徐庄村,结婚后就在家一心照顾家庭。去年,村里招募扶贫专干,村“两委”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施瑞静。因为她年轻,接受能力强,还经常热心教村里上了年纪的“两委”干部操作电脑和下载手机软件。2017年8月,施瑞静被正式聘为村里的扶贫专干,专门从事精准扶贫工作。“一个从外地嫁过来的媳妇,村民会接受、认可我吗?”带着这样的疑问,施瑞静走上了扶贫工作岗位。

作为扶贫专干,要向群众宣讲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要填写繁琐复杂的表格,要进行反复入户的精准识别,要对各项材料调查取证,这都需要其准确了解扶贫相关政策,全面熟悉村、户基本情况。为了尽快进入工作角色,施瑞静一面从网上和各级文件中仔细学习相关扶贫政策,另一面积极向镇政府扶贫工作人员和驻村单位帮扶责任人请教学习,使自己在最短时间内成长为扶贫的行家。同时,考虑到自己的口音与村民不同,沟通交流起来有距离感,施瑞静还主动培养起了“串门”的习惯,经常带着孩子走东家、看西家,主动和村民拉家常,既了解了村民和村里情况,也倾听了群众心声。这些既是她的工作,也成了她生活的一部分。采访中,施瑞静骄傲地告诉笔者:“刚开始我在村里就不认识几个人,也没几个人认识我,甚至在我入户走访时还有村民直往外撵我。现在我不仅对村里所有重点户家的情况了解得很清楚,而且大部分村民跟我也很熟识了,他们遇到扶贫或者生活方面问题,都会第一时间想到我,让我帮她们出主意、解难题,这是对我的最大的信任和肯定。”

虽然只是村里一个没有编制的扶贫专干,但施瑞静却总是说她这个扶贫专干意义重大,她是党和政府扶贫政策的宣讲员、传递员,也是贫困群众的护理员、代办员,更是精准扶贫工作的推进员。她的工作,不仅让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真正落了地,为贫困群众提供物质上的帮扶,也在精神上鼓励贫困群众勇于追求美好生活。在徐庄村有一个孤儿贫困户小徐,独自一人生活,性格孤僻自卑。施瑞静在扶贫工作中除尽力帮助他落实享有的最低生活保障、合作医疗、生活补助、电费补助、粮食补贴等扶贫政策外,还积极帮助他更好地融入社会。施瑞静经常打电话或发微信关心他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但得到的都是“还行”“没事”简单敷衍的回复。于是施瑞静改变策略,每次趁他放假回家的时候,都专门到他家与他一起收拾屋子,跟他讲一些自己上学时候的事情,聊一些网上的热点新闻。慢慢地,小徐开始主动给她发微信了,说他要毕业了、他要上班了、他发工资了。有一次在路上碰到小徐,他还主动与她打招,亲切地喊她姐,这让她高兴了好几天。她知道小徐不再仅仅把她当扶贫专干,也把她当成了亲人。“扶贫工作累不累?累!但自己被贫困户需要和被村民认可,这些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让一切都变得值得!每当看到贫困户领到政府补助、换来积福奖品时高兴的样子,也是我最高兴的时候。”施瑞静说道。

一年多的扶贫工作,不仅让施瑞静对扶贫政策张口就来,而且这个外来媳妇对徐庄村的村、户基本情况如数家珍,村民们也早已把她当成了“自家人”。在去年年底村里评选榜样模范时,她更是高票当选。今年,她向徐庄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被确定为重点培养对象。施瑞静说:“从事扶贫工作越深入,越感觉扶贫专干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能够参与到脱贫攻坚工作中,为身边的群众搞服务,我深感荣幸。今后,我一定加倍努力,多为贫困户办实事好事,真正当好党和政府扶贫政策的传递者和落实者。”

日前,施瑞静被推荐为2018年汤阴县最美扶贫人候选人。(汤阴县委宣传部 于红川)

  • 扶贫
“我们村的扶贫专干没得说,对工作认真负责,不管安排啥任务从没有推脱过,经她整理的档卡资料就挑不出毛病。她还是个热心肠,原来村委会没有电脑,她就把自家的电脑搬到村委会用于工作;看到扶贫队员有时加班加点来不及吃饭,她就从自己家拿来鸡蛋煮熟给大家分……”10月23日,一走进白营镇徐庄村村委会,得知笔者是专门来采访村里的扶贫专干,村支委徐井德便禁不住首先夸赞了起来。 让徐井德赞不绝口的扶贫专干叫施瑞静,今年32岁,2011年从濮阳嫁到了徐庄村,结婚后就在家一心照顾家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