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自家海拔近千米的养鸡场前,看着争相啄食的三千多只放山鸡,绩溪县扬溪镇上舍村村民汪永飞感受着“不出本钱,就能赚钱”的喜悦。两年前生活的艰难像一根“刺”,深深地扎在他的心上。创业脱贫补贴,让心上的“刺”终于拔了出来,每年3.5万元的家庭纯收入让一家人满心欢喜。
汪永飞一家的生活变化,只是绩溪开展就业脱贫,帮助贫困劳动者过上幸福生活的一个缩影。
精准扶贫,就业先行。就业既是扶贫工作的基础,又是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绩溪县贯彻落实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在就业扶贫“造血功能”和“内生动力”上狠下功夫,对全县4410名贫困劳动者因人施策,全面形成了“捧、牵、搀、拉、扶、推、背”的七个一批就业扶贫新机制,让贫困劳动者就业脱贫全覆盖。
捧一批。绩溪县人社局根据贫困劳动力家庭情况和自身特点,对有创业条件的贫困劳动力,提供免费创业培训,并为其推荐创业项目、提供创业指导、给予一次性5000元创业补贴等措施,消除创业后顾之忧,增强了创业致富的信心。目前,扬溪镇和临溪镇已有2名贫困劳动通过养殖放山鸡、开办玻璃店成功创业,每人领到了一次性创业补贴5000元。汪永飞成为扶志扶智创业脱贫的样板,激发了更多贫困劳动者的创业热情和积极性。
牵一批。绩溪县地处皖南山区,山多地少,工业企业不多,就业岗位偏少,成为困扰群众脱贫致富的“拦路虎”。为此,绩溪县对用工需求较大且稳定性较强的长三角、珠三角等地企业开展劳务对接,掌握企业用工需求,多方收集岗位信息,先后与10余个地区建立了劳务合作关系。同时,以“春风行动”招聘会为契机,依托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基层平台,在贫困人口比较集中乡镇,巡回开展“大蓬车”送扶贫岗位下乡专场就业招聘活动,并确保每场组织企业不少于20家,提供岗位不低于100个,每逢单月6号在县城举办“贫困劳动者招聘日”主题招聘会,让偏远农村贫困农民在家门口能找到称心工作。对有外出务工能力的贫困劳动者针对性开展就业帮扶,通过乡村能人、人力资源市场介绍牵引一批外出转移就业,并给予外出转移就业的贫困劳动者发放交通补贴。今年以来,累计发放交通补贴1347人次,合计43.8万元。转移就业的贫困劳动者每年带来近7000万元的收入。
搀一批。针对有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但因年龄较大、身体较差、行动不便等原因,通过市场难以实现就业的贫困劳动者,县人社局通过开发保洁、保绿、保安、护河、护路等农村辅助性岗位,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实行“兜底”安置,对安排在辅助性岗位就业的贫困劳动者,给予每人每月1250元补贴。目前已累计开发农村辅助性岗位数62个,吸纳62名贫困劳动者就业。三年来,共发放辅助性岗位补助153.75万元,有力助推了贫困劳动者就业脱贫,乡村居住环境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拉一批。针对有土地、有力气、不愿不敢外出的贫困劳动者,制定实施了《绩溪县就业扶贫基地和居家就业扶贫基地认定及补贴办法》,鼓励热心公益、关爱弱势群体的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种养殖大户流转贫困劳动者土地,申报扶贫基地吸纳贫困劳动者就业。对在就业扶贫基地就业并与其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劳务协议)的贫困劳动者,分别给予贫困劳动者本人和基地一次性奖励。目前,全县已分别在贫困人口较多、扶贫任务重的上庄镇、板桥头乡、瀛洲镇等乡镇建设67家县级(居家)就业扶贫基地。流转土地千余亩,开发提供就业扶贫岗位763个,吸纳了123名贫困劳动者就业,“土地租金+就业补贴+每天不少于60元的收益”让贫困劳动者家庭生活日益改善。
上庄镇寺后村作为县人社局牵头定点帮扶贫困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经济发展落后,村产业结构单一,农业生产主要以种植水稻、油菜为主,尚未形成覆盖农民稳定收入的主导产业。为加快全村脱贫步伐,县人社局下派扶贫干部胡剑冰和村两委一班人通过市场调研,先后到浙江杭州、宁波等地考察,决定将紫茄种植作为该村产业脱贫的主导产业,从浙江订购了5万根嫁接苗,并通过引进在外务工能人和村组干部带头,采取入股分红的方式,投资50万元,流转100亩土地种起了“扶贫茄”。安排村里5户贫困户从事日常田间管理,让他们就近打工挣钱脱贫,人均年收入达到了2万元。
扶一批。为帮扶有土地有劳动力自己从事生产劳动却缺乏技术的贫困劳动者,县人社局因地制宜开展技能培训,有针对性的开展种植山核桃、菊花、燕笋,养殖黑猪等种养殖培训,举办了7期培训班,培训贫困劳动者182人。今年又通过省人社厅开展技术援助,聘请安徽省内5名专家,深入到家朋、长安、临溪等偏僻山村,实地传授种植山核桃、菊花、油茶,养殖黑猪经验,答疑解惑。为解决贫困劳动者生产经营、产品销售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做到足不出村就能药到病除,县人社局通过培训26个贫困村132名致富带头人,从播种、施肥到管理、销售,均采取师带徒的形式,实打实的开展“一对一跟踪服务、手把手贴心扶持”,让410名贫困劳动者摘下了贫困的帽子。
推一批。“离家近,农忙回家种地,农闲到厂里干活;既能挣到钱,又方便照顾家人,自家种的农副产品又从网上卖出去了,实在太好了!”上庄镇宅坦村41岁的贫困户胡永华在上庄镇扶贫驿站玩具车间上班,逢人就说党的政策好。县人社局针对体弱病残、年纪偏大、怕走出家门的贫困劳动者,精准施策,动员企业在村建立就业扶贫驿站,承载扶贫车间、电商服务中心和公共就业服务中心等功能,开发做玩具、做绢花等消耗体力不大的居家就业岗位,帮助有就业能力和意愿的贫困劳动者就地就近就业,为贫困户提供季节性用工,通过“企业+扶贫驿站+贫困户”模式带动贫困户脱贫。目前8个扶贫驿站已吸纳106名当地贫困劳动者长期就业,帮他们实现了在家门口“有活干、能挣钱”的梦想。
背一批。对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家庭部分成员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为做到老有所养,县人社局采取社保帮扶脱贫的方式,为其家庭成员缴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解决后顾之忧。目前,已经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特殊困难群体,代缴养老保险费2149人次,代缴金额21.49万元。(安徽省绩溪县公共就业人才服务局 周明助 周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