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贵州织金:产业供岗“授鱼”更“授渔”

2018.09.12

“现在最开心的就是不用去外地打工了!我在家门口就能‘上班’,收入不错,中午还能回家给老人和孩子做饭。”近日,贵州省织金县以那镇五星村41岁的贫困户刘敏一边在“扶贫大棚”里摘着丝瓜,一边高兴地说。

近年来,织金县将发展产业作为加快脱贫进程的有力抓手。目前,随着广州市花都区对口帮扶织金县工作的不断深入,广州企业的“扶贫大棚”在织金县遍地开花。大棚种植就近吸纳村民就业,用工旺季有超过300名村民劳动,平时也有100名左右。企业还对务工村民开展技术培训,还有专家就整枝、打叶、采摘等技术进行专门指导。

“以前种地根本不挣钱,我不得不出门打工。我家里有3个小孩,还有老人,在外打工时特别担心他们。”刘敏说,如今村里建起了“扶贫大棚”,她既有务工收入,年底还能分红,在家门口就业就能养活一家人。

同时,为了稳定销售渠道、保障农民的收益,企业还与广州不少大型超市、学校签订了订购协议,避免大棚生产出的农产品出现滞销。目前,织金县各乡镇共建成大棚938个,覆盖贫困户952户、3460人。

据了解,为了提高生产能力和服务水平,织金县正在围绕“扶贫大棚”加紧建设农产品供应链集散中心,将集冷库、分拣配送中心、质检中心等功能于一身,全面提升储存、包装、运输的效能,助力全县更多农产品走向全国。(孙少龙 骆飞)

  • 就业扶贫
现在最开心的就是不用去外地打工了!我在家门口就能‘上班’,收入不错,中午还能回家给老人和孩子做饭。”近日,贵州省织金县以那镇五星村41岁的贫困户刘敏一边在“扶贫大棚”里摘着丝瓜,一边高兴地说。 近年来,织金县将发展产业作为加快脱贫进程的有力抓手。目前,随着广州市花都区对口帮扶织金县工作的不断深入,广州企业的“扶贫大棚”在织金县遍地开花。大棚种植就近吸纳村民就业,用工旺季有超过300名村民劳动,平时也有100名左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