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广西贺州:平桂区就业创业平台助脱贫

2018.08.10

20岁的李丽珍,是贺州市平桂区沙田镇桥头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一直想学开叉车,但苦于家庭贫困拿不出钱。2018年7月中旬,李丽珍在相关部门的帮助下,来到梧州农校免费参加叉车驾驶操作技术培训。这种“技能培训+就业扶贫”模式,仅是该区创新扶贫模式助力脱贫攻坚的一个例子。

近年来,平桂区着重打造集培训、贷款、就业“三位一体”的就业创业平台,通过多种模式,培训贫困劳动力超3000人次,实现就业创业脱贫超1万人。

“扶贫车间+就业扶贫”模式。通过扶贫车间与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签订劳务协议,在1年内累计工作时间不少于6个月,给予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不低于6000元劳动报酬,并按1000元/人的标准给创建扶贫车间的企业或个体工商户一次性带动就业奖补。

“公司+农户”模式。通过“公司+农户”经营模式带动贫困户脱贫的企业,将可获得政府一次性补贴3500元/户。

“创业担保贷款+贫困户”模式。以国家创业担保贷款方式推动贫困户创业致富,累计审核发放贫困户创业贴息贷款44笔248万元。

“技能培训+就业扶贫”模式。仅2018年以来,该区就依托贺州职业学院开展美容、育婴、水电安装、叉车、保安和面点师等6个工种培训班,培训贫困劳动力122人。

“就业扶贫+志愿者服务”模式。2018年已举办2场精准扶贫就业专场招聘会,引进200多个招聘单位,提供就业岗位4762个,其中941个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达成求职意向551人。

平桂区打造“三位一体”就业创业平台,创新多种扶贫模式,进一步拓宽了贫困户的脱贫渠道,有效补齐了贫困群众的增收短板,实现了“培训一人、受益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工作目标。(陶胜平 唐广生)

 

( 责编:lhj )
  • 公共就业服务
近年来,平桂区着重打造集培训、贷款、就业“三位一体”的就业创业平台,通过多种模式,培训贫困劳动力超3000人次,实现就业创业脱贫超1万人。 “扶贫车间+就业扶贫”模式。通过扶贫车间与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签订劳务协议,在1年内累计工作时间不少于6个月,给予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不低于6000元劳动报酬,并按1000元/人的标准给创建扶贫车间的企业或个体工商户一次性带动就业奖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