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科技特派员在帮扶贫困村实践中挖掘新需求形成的科研攻关项目,省市科技部门优先立项支持,鼓励科技人员带着项目在贫困地区进行科研试验、引领示范
●根据选派到基层的专业技术人才人数,单列若干名高级技术职称指标,对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成效特别显著的,破格晋升高级职称
近日,黑龙江省出台“实用人才实用技术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和脱贫攻坚行动计划”(简称“双实用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培养壮大“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推广现代农业实用技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特色产业项目,为贫困地区实现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技术支撑。
聚焦脱贫攻坚,精准选派科技人才。精准对接全省贫困村技术项目需求,从今年起,每年选派100名科技特派员到贫困村配合驻村第一书记,开展“一对一”科技帮扶,服务期内每名科技特派员要在所帮扶的贫困村推广示范1-2项脱贫攻坚急需、增收节支效果明显的实用技术或成果。鼓励科技人才把论文写在黑土地上。组织涉农高校院所围绕服务县域发展特别是贫困地区特色产业项目,每年重点推广示范1000项次左右的节本降耗、增收致富的实用技术。对科技特派员在帮扶贫困村实践中挖掘新需求形成的科研攻关项目,省市科技部门优先立项支持,鼓励科技人员带着项目在贫困地区进行科研试验、引领示范。对成效明显的技术推广项目,优先给予科技创新券等补助支持,重点扶持承接技术项目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完善长期帮扶工作机制。在深度贫困县建立科技特派团,专家带领团队为当地主导产业、特色项目提供点面结合的全方位服务。建设一批省市县党委政府领导直接联系的人才帮扶脱贫攻坚联系点和增收致富示范基地。
围绕乡村振兴,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激励农民创业人才。依托涉农高校院所、培训基地、田间学校,重点培训致富能手、新型职业农民、现代农业创业农民等农村实用人才。每年评选表彰200名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省财政给予每名入选者2万元现金奖励。培育引进卫生文化人才。定向免费培养农村医疗卫生机构人才,用5年时间把全省所有基层在岗卫生人员轮训一遍。深入实施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补充计划,到2020年,每个乡镇卫生院在岗医学专业大学生不少于3人。加大文化精准扶贫工作力度,在全省开展助力乡村振兴“结对子、种文化”等活动,举办全省农民文化艺术节,打造文化强乡、文化强村典型。
促进增收致富,回引本籍创业人才。一方面,大力吸引从本地走出去、经济上有实力、社会上有影响、事业上有成就、对帮助家乡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有热情的非公经济人士回乡投资创业,每个县(市)每年至少吸引2人回家乡投资兴业或帮助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到2020年,非公经济人士帮扶的每个乡(镇)、村(屯)至少有1个增收致富项目。另一方面,注重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优先推荐政治素质好、参政议政能力强、返乡帮富带富成效显著的非公经济人士进入各级人大、政协和工商联。
强化政策支持,激励保障优秀人才。根据选派到基层开展技术推广、项目帮扶和指导服务的专业技术人才人数,单列若干名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指标,对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成效特别显著的,破格晋升高级职称。将科研人员在基层参加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时间,折算为相应课时或科研任务量,并在职务晋升和申报科技计划项目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结合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通过定期走访慰问、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等方式,积极联系返乡投资创业能人等各类优秀人才。(龙祖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