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

吉林省蛟河市“四对接”服务助推就业扶贫

2018.06.25

为巩固扩大“2018春风行动”活动成果,吉林省蛟河市人社部门结合部门优势,围绕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和外埠用工市场需求,不断挖掘创业就业服务潜力,通过开展“四个对接”服务活动,为农民工和贫困家庭有劳人员量身定制服务“菜单”,助力就业扶贫和转移就业,实现创收脱贫致富。

吉林省蛟河市“四对接”服务助推就业扶贫

一、外埠用工岗位“对接”贫困农民工,助力农民工转移就业 2018年5月份,市就业局通过域外考察劳务输出项目,引进国企中海油钻井平台、上海昆山家政保姆、护工等用工岗位,通过发布空岗信息、开展送岗下乡,依托基层服务平台为有外出就业意愿的农民工开展对接服务。其中中海油劳务项目(年薪6-7万元、六险一金)的优厚待遇,着实让不少青壮农民工倾心向往,纷纷报名参加近日举办的电焊工、面点师、育婴师等技能培训班,市人社部门对受训结业者实行对口援岗对接。

二、产业园采摘工“对接”贫困人员,实现就地就近灵活就业 每年七月份,黄松甸镇、前进乡、白石山镇等地,正是木耳、蓝莓、洋姑娘、灵芝以及各种果类产业园区采摘旺季,一直持续到九月末。每年这个季节采摘果实需要数万个工时,采摘创收可达数百万元。这些特色产业的兴起,带动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收入相当可观。为不失时机做好精准扶贫岗位开发,就地就近安置就业,市就业局在全市范围对产业大户开展摸底调查,依托各乡镇基层平台建立产业园区、产业大户采摘工等用工信息台账,及时为当地贫困家庭成员开展“对接”服务,让他们足不出镇、不出村就能转移就业,实现守家在地灵活创收。

三、扶贫车间化整为零“对接”贫困户,实现居家创收 继续巩固扩大扶贫企业拉动就业脱贫规模和效益,运用好扶贫木雕来料加工项目帮扶贫困户,扩大精准扶贫加工户数规模,让更多的贫困户实现居家创收。据了解,天岗镇参与木雕加工的贫困户目前达63户,通过厂家派技术员现场集中指导,大多数贫困户成员都能快速掌握雕刻技能,熟练上手,厂家通过来料加工分散到各家各户,定期回收产品,及时兑现报酬,贫困户家庭成员每人每月创收在千元左右。据了解,这一扶贫模式根据扶贫企业外贸订单业务量的增加,2018年还要在新站、天岗等地复制推广。

四、小额扶贫创业贷款“对接”贫困户,实现“微创“更给力 对农村贫困户创业而言,由于受自身的局限性,一般不会选择高回报高风险的投资项目,他们往往会选择历年看好投资小、风险低、市场稳定的种养殖业作为“微创”项目,这些特点恰好符合小额创业贷款所帮扶的条件。据悉,2018年上半年,为加大贫困户“微创”贷款力度,市扶贫办、就业局小贷中心会同金融机构,联合推出扶贫贷款“三免”优惠政策,即免担保、免抵押、免息,以激励贫困户创业积极性。2018年1—6月份放贷贫困户93户,每户可贷1-3万元不等的“微创”贷款,累计发放贷款规模240万元。 (吉林省蛟河市就业服务局 孙洪明)

 

( 责编:lhj )
  • 公共就业服务
为巩固扩大“2018春风行动”活动成果,吉林省蛟河市人社部门结合部门优势,围绕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和外埠用工市场需求,不断挖掘创业就业服务潜力,通过开展“四个对接”服务活动,为农民工和贫困家庭有劳人员量身定制服务“菜单”,助力就业扶贫和转移就业,实现创收脱贫致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