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来,石台县认真贯彻落实扶贫作风建设年要求,通过明确责任、强化监督、规范程序、结对帮扶四条“明线”,不断织齐脱贫攻坚保障网。
织紧“脱贫攻坚责任网”。年初与各乡镇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明确了党委和政府的主体责任,出台了《石台县脱贫攻坚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及《石台县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各单位、各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责任,定期召开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联席会议。对涉及扶贫领域的每条线索都落实专人进行核查,做到问题不查清不放过、责任不查明不放过、追责不到位不放过,使隐蔽责任透明化。
织细“扶贫领域监督网”。县纪委完善“信、访、网、电”四位一体工作模式,充分发挥信访举报重要渠道作用,广泛获取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实行问题线索规范化管理,开展重要信访举报问题案件线索集中排查活动,确保问题线索不失管、不失控、不流失。县扶贫办安排专人按照扶贫信访来源、人数、内容进行分门别类登记。严格做到件件必接、件件必应、件件必清和领导交办件件件必报,无超时办理,无二次上访,防止因工作不落实导致的重大越级访、集访、群访和闹访事件发生,并将处置结果及时上报。
织严“精准识别程序网”。为进一步规范贫困人口信息动态管理工作程序和工作内容,制定了《石台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动态管理工作制度》,促使动态管理工作有规可鉴、有章可循,保证进退有据、应扶尽扶。以乡村干部、驻村工作队为主,帮扶责任人全力配合,凝聚工作合力,全力推进动态管理精准识别工作。组织公安、财政、人社、民政、卫计委等部门,联合开展比对,运用大数据手段,对不符合要求的数据进行核查和并要求重新评议。对照“一达线、两不愁、三保障”和“十不准”标准,坚决做到不漏评一人、不错评一人、不错退一人,杜绝“两该两不该”现象,确保“三率一度”达到县摘帽标准。
织牢“结对帮扶脱困网”。全县帮扶干部职工积极响应“大走访大排查”活动号召,分批分片多次深入各自包保的贫困户家中,核实扶贫档案资料,详细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及对应的帮扶产业、措施成效。通过夜访、座谈、劳作等方式广泛搜集群众在生产发展、教育、民政补助、扶贫、基础设施建设等“原生态”方面的问题和建议,大到国家政策解读,小到邻里纠纷,让温度融入工作、将走访变为交流、使问题化为成效,切实提高贫困户的满意度。